从新学期开始,北京市教委优化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间时间,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开学第一周,“课间一刻钟”实施效果如何?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了800余名责任督学,深入全市中小学展开全面督导。
下跳棋、踢毽子、玩华容道、解孔明锁……上午9点,下课铃声响起,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圆恩寺校区的学生纷纷走出教室,三三两两结对开始玩游戏,操场上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课间由10分钟变成15分钟后,同学们特别开心,不再担心玩的时间不够,可以有大把时间出去放松。”该校四年级学生张馨娅说,自己最近学会了很多新游戏。
开学第一周,东城区挂牌责任督学刘雅蔷陆续督导了东城区回民小学、东四九条小学和黑芝麻胡同小学。她仔细观察孩子们的课间活动情况,并且和校领导交流,了解学校课间工作。“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活动项目供孩子们选择,很多老师也参与到课间活动中,我看到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课间活动的组织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黑芝麻胡同小学德育副校长康昕介绍,学校设计了体育游戏、益智游戏、自由活动、社交互动等多种课间活动形式,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更多时间和空间。同时,该校还安排语文教师录制铃声提示、体育教师组织游戏和小比赛、音乐教师精选课间曲目等,确保课间活动有的玩、有人管。
根据督导反馈,各义务教育学校积极响应要求,更有力地保障学生在校一日生活张弛有度,也推动学校治理能力和育人水平的提升。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设计了六大课间活动课程,为各班配备九连环、飞行棋等游戏器材,并设置班级微型图书馆,让课间时光更加充实有意义。
通州区潞河中学规划增加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学生运动场地,尝试开展协和湖畔音乐会、小型体育游戏、比赛等,增加课间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石景山学校通过划分操场空间、细化活动路线、设置安全巡视员等措施,加强课间安全管理。
市教委表示,已设置为期一个月的课间时间调整缓冲期,各区教委正在指导不同类型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调整方案,按期逐步落实优化安排。
□本报记者 任洁/文 彭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