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要抓住“人才”这个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心怀“国之大者”引才聚才,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把握主动权,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力支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能。
今年以来,兰州市深入实施“人才赋能”工程,全面优化升级人才政策,出台58条措施,提升国家战略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实施“3+2”现代产业体系和“6+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人才专项,做实做细人才“引育服用”四篇文章,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支持。据了解,兰州还将集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强化重点产业人才支持,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8月13日 《人民日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认真谋划部署新时代人才工作,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实施“人才赋能”工程,聚集人才创新动能。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用人才“第一资源”赋能创新“第一动力”、支撑发展“第一要务”,广开贤路,敞开“纳才之门”,出台“揽贤实招”,以“求贤若渴”的姿态引才,以“务实普惠”的举措聚才。要打破体制藩篱、发展壁垒、地域界限,推动人才链和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健全人才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机制,以人才引领产业、以产业集聚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实施“人才赋能”工程,激发人才创造活力。要立足人才发展规律,锚定区域发展特质,突出需求导向育才,结合产业特色育才,依托企业主体育才,培养和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前瞻性瞄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围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电子信息、量子计算、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重点行业领域,培养各种高精尖、研发型、创新型人才,切实筑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创新性支撑。要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实施“人才赋能”工程,厚植人才创新沃土。人才是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要强化人才发展投入,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创新人才服务举措,着眼“衣食住行”,切实解决好人才安居、教育、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消除后顾之忧,打造“无忧环境”,用心用情用力厚植人才创新沃土。要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拔尖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破除“四唯”导向,不搞“论资排辈”,让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充分释放创新活力。要不断完善保障机制,全方位做好创新型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倾力涵养拴心留才“好生态”,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丰沛的“阳光雨露”,使各类人才“引得准、用得好、留得住”。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要抓住“人才”这个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能动主体,心怀“国之大者”引才聚才,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把握主动权,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力支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能。
□潘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