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徐州市总工会发布《关于确定工匠人才市级重点培育对象的通知》,并颁发“劳模工匠助企行”服务队聘书,确定20人为工匠人才市级重点培育对象;向4家高(职)院校颁授“徐州工匠学院”牌匾。(8月9日《江苏工人报》)
据报道,徐州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争做技术能手、争当大国工匠”培育行动,聚焦该市“343”创新产业集群,涵盖工程机械、新材料、半导体等多个行业、工种。经单位、行业推荐和综合评审,最终确定陈刚等20人为工匠人才市级重点培育对象。该市总工会对这些重点培育对象,明确了培育目标、内容,并将从能力提升、创新成果、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择优推荐参评“江苏五一工匠”“大国工匠”。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一些地方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有的用优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来吸引急需的技能人才,有的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筑巢引凤”来吸引各种技能高超的工匠人才,这些都是需要和必要的。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工匠人才需要“引进”,更需要“培育”。这个培育是多方面的,包括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和由单位和行业来推荐工匠人才重点培育对象,制定个性化培育方案,提高技能人才培育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笔者以为,徐州市总工会注重工匠人才培育方式的创新,建立工匠人才培育动态管理机制,着力培育当地成长的“大国工匠”。一方面,让择优推荐参评“江苏五一工匠”“大国工匠”的工作更公平公正;另一方面,完善了工匠人才培育体系,有利于提高重点培育对象自我提升的动力,持续优化工匠人才队伍质量,促进工匠人才的培育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
□周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