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自北向南贯穿北京城市中心,被誉为“北京城的脊梁和灵魂”。数百年来,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迹,而现代文化大师们也多涉足于此,并在其著述中对中轴线上的风物景观多有记述与赞美。今天就来看看文化大师们笔下的中轴线……
林语堂笔下的中轴线
民国以前的史籍中未见“中轴线”一词,直到1932年,梁思成在其学术著作中才出现“南北中线”的说法,而在其1944年的《中国建筑史》中开始正式使用“中轴线”一词。
虽然早年间没有“中轴线”一词,但北京城的对称格局、中轴线的走向,在古籍及民国时期的著述中已有描述。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创作的《动人的北平》,对中轴线便有描述:“北京城虽始建于十二世纪,但它现在的式样是明朝永乐皇帝在十五世纪初建造的。因之富有皇室的华贵。有一个南城,稍小于北城,自南城最南的门内向,有一条绵延五英里的中轴,它穿经依次相连的每一道城门,直抵皇宫正殿。”“紫禁城位于北城的中心,周围绕有城壕与金色瓦顶的墙垣,背后是煤山(景山),山上共有五座亭台,顶上盖有灿烂彩色的瓦。由煤山可以看到那条中轴,附近还有鼓楼。与中轴平行的是两条康庄的大道,在东城是哈德门(崇文门)大街,在西城是宣武门大街,每条大街宽约六十英尺,在紫禁城前连接两街东西直通的大道,是宽逾百尺的天安门大街(长安街),在外城南门附近,位于中轴东西两端的是天坛与先农坛。”
作者既简述故都北平的历史,更突出描绘了中轴线的走向及景观。其中“绵延五英里的中轴”“煤山可以看到那条中轴”“位于中轴东西两端的是天坛与先农坛”,更是对中轴线直观又真实的描述。
鲁迅日记中的前门大栅栏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曾居京14年有余,在中轴线上的鼓楼、什刹海、故宫、中山公园、前门火车站、前门大街留下许多印记。其中前门大街的大栅栏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查阅1912年至1926年《鲁迅日记》,发现他曾400多次到大栅栏购物、就餐、会友、寻游。
从1912年到1915年,鲁迅15次到大栅栏的“稻香村”购物,主要是南味点心。因为他出生在浙江绍兴,养成了喜食清淡、崇尚本味的饮食习惯,所以对“稻香村”的南味点心情有独钟。1912年9月25日是中秋节,其当日记云:“阴历中秋也。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至稻香村买食物三品。”而1913年5月3日记云:“过稻香村买饼干一元。”同月24日又记:“过稻香村购饼饵、肴馔一元。”同年11月1日记:“上午晴。又至稻香村买香肠、熏鱼。”1915年4月25日记:“下午往稻香村买食物。”
青云阁位于大栅栏街北侧,曾居清末民初北京四大商场之首,集购物、娱乐、饮食、品茗于一体,人气极旺。从1912年到1922年间的十年里,鲁迅到青云阁品茗、购物、会友、用餐达34次之多。他在1912年5月26日的日记中写道:“下午同季市、诗荃至观音寺街青云阁啜茗。”同年12月31日又记:“午后同季市至观音寺街……又共啜茗于青云阁,食虾仁面合。”1913年9月7日另记:“星期休息。下午至青云阁,又赴留黎厂(琉璃厂)买古泉(钱)六种,共银二元。”1917年11月18日记又云:“午同二弟往观音寺街买食饵,又至青云阁玉壶春饮茗,食春卷。”
大栅栏附近有多家饭馆、酒楼,也是鲁迅曾光顾的地方。煤市街与粮食店街之间曾有致美楼饭庄(原名致美斋),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开业,为旧京“八大楼”之一。鲁迅1912年抵京后的第一场饭局就设在致美楼,时间是5月8日,其在日记中记为“夜饮于致美斋,(蔡)国亲作主”。
老舍先生的什刹海情结
什刹海,旧称积水潭,是紧邻中轴线的一处宽阔水域,风景秀丽、古迹众多、京味浓郁。
在现代文学家中,老舍先生对北京城及中轴线景观的描述最多,在他的第一部小说《老张的哲学》,及后来的《赵子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甚至最后一部小说《正红旗下》等书中,都从不同的角度描绘过什刹海的景象。正如老舍之子舒乙先生曾说过,父亲生前最爱北京,而北京他最爱的是积水潭,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积水潭,出现什刹海,出现银锭桥,出现德胜桥。
老舍在《想北平》中写道:“面向着积水潭(什刹海旧称),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如此细腻的描写,表露出作者对什刹海景致的依恋。而在《老张的哲学》中对什刹海的描述,则宛如一幅画,令人向往:“到了德胜桥,西边一湾绿水,缓缓地从净业湖向东流来,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麦穗鱼。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几只白鹭,静静地立在绿荷丛中。北岸上一片绿瓦高阁……一阵阵的南风,吹着岸上的垂柳,池中的绿盖,摇成一片无可分析的绿波,震荡着诗意……”老舍笔下的什刹海,如诗如画。合上书页,闭着眼,细细品味,什刹海那夏日荷花的清香仿佛从书中飘来,沁人心脾。
许地山于景山眺望中轴线
景山被誉为“中轴线之巅”,登临其上可一览京城胜景。著名文学家许地山,笔名落华生,1917年自福建漳州赴北京求学,期间游历北京多处景观。他曾登上中轴线上的景山,观赏北京城的景致,并写下《上景山》一文。
“无论哪一季,登景山,最合宜的时间是在清早或下午三点以后。晴天,眼界可以望到天涯底朦胧处;雨天,可以赏雨脚底长度和电光底迅射;雪天,可以令人咀嚼着无色界底滋味。”文章的第一段,他便把登临景山的最佳时机告诉了读者,犹如一位深资的导游。
随后将他在景山眺望的景致一一道来,先是近观:“在万春亭上坐着,定神看北上门后底马路,尽是行人和车马,路边底梓树都已掉了叶子。不错,已经立冬了,今年天气可有点怪,到现在还没冻冰。多谢芰荷底业主把残茎都去掉,教我们能看见紫禁城外护城河底水光还在闪烁着。”随后是远望:“东城西城底天空中,时见一群一群旋飞底鸽子……它能在空中发出和悦的响声,翩翩地飞绕着……”“从亭后底栝树缝里远远看见鼓楼。地安门前后底大街,人马默默地走,城市底喧嚣声,一点也听不见……”
只有身临其境,仔细瞭望,才能有如此细致的描写。作者在《上景山》中,不仅仅是描述所看到的中轴线上景致,还有对历史的沉思、对现实的憧憬,细细品读,意味深长。
朱家缙动情描绘万宁桥
万宁桥,也称海子桥、月桥、越桥、后门桥,纵跨玉河之上,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有“中轴线第一桥”之称。著名文物专家、历史学家朱家缙对中轴线及周边景观进行多次考察。他曾在紧邻中轴线的帽儿胡同和南锣鼓巷居住多年。而帽儿胡同的西口便是地安门外大街。他喜欢出胡同西口,沿着鼓楼大街,或南或北,走走停停,喜欢到什刹海沿岸寻访王府古刹,更喜欢春赏柳绿、夏赏荷香、秋赏芦花、冬赏瑞雪。他在《什刹海梦忆录》描绘到:“从白米斜街西口北行,漫步到什刹海南岸,想一面走着一面‘寻梦’。迎面先看见鼓楼钟楼,波光倒影,依旧是当年的景致。”而他对什刹海东侧的万宁桥格外青睐,在多篇著述中均有描写。“从这往前走就到了万宁桥,地安门俗称后门,因而桥也就随着叫作后门桥,这座桥和正阳门五牌楼下的正阳桥、天安门前金水桥、太和门前内金水桥,是同在中轴线上最北的一座大石桥。我少年时还看见这座桥完整的白玉石雕栏,东西两面桥礅上石雕螭状的水兽,伏在闸口俯视着桥下从西往东流的水。桥东的两边河岸是石砌的,水虽然很浅,也有岸上人家放养的鸭群。”
他对万宁桥的描绘细致入微,引人入胜。而他对万宁桥周边老字号美食的描写则令人垂涎:“桥北东边的福兴居灌肠铺是最著名的灌肠铺,还有卤馅炸三角、炸肉火烧,都是外焦里嫩,非常好吃。紧挨着福兴居是聚顺和,卖干鲜果品海味等等。店内自己有冰窖,不但鲜果保存最长久,而且夏天的酸梅汤最好。桥北路西宝瑞兴酱园,门前摆着一人多高大红葫芦……”
细读文化大师笔下的中轴线景观,让人对中轴线的深厚文化底蕴加深了理解……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做客北京电台文化节目百余次。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