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劳动纠纷“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
西城区发布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开放清单
为“小哥”送上安全知识
平谷区马坊镇开启“仓播”带货
千里之外寄来的锦旗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4年8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一站式”调解中心半年调案2006起
劳动纠纷“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

 

今年年初,东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联合区法院、区总工会等部门成立该区首个劳动人事争议“一站式”调解中心,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半年来,“一站式”调解中心共调解案件2006起,涉案标的达千万元,相比传统仲裁耗时缩短20.7%,为化解劳动纠纷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可执行的解决方案,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东城经验”。

健全机制

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东城区劳动人事争议“一站式”调解中心遵循“一门通办、全面统筹”原则,建立健全劳动纠纷预警通报、会商研判、领导包案、业务培训、综合考评等工作制度,构建起劳动纠纷综合受理、分类调处、审查确认、回访评价、办案归档的管理闭环,确保群众诉求与劳动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张女士是一名民办幼儿园返聘人员,已满60周岁,因幼儿园拖欠她的劳务费而到仲裁院寻求帮助。但因为劳务关系不属于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得知仲裁解决不了她的问题,张女士情绪十分激动,立案接待大厅工作人员赶紧安抚她的情绪,向她耐心解释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并向她介绍,仲裁院联合区法院、区总工会等部门成立了“一站式”调解中心,她的诉求可以通过法院“诉前调解”渠道解决。

经过两周的联合调解和法律法规宣传,张女士与所在幼儿园达成了一致调解意向,圆满解决了困扰张女士许久的问题。张女士表示:“成立‘一站式’调解中心是利民便民的好举措,有了‘一站式’调解中心,就不用问来问去寻求问题解决途径,这里有工作人员的耐心引导、细致解释、联动调解,我的问题在仲裁院就能得到有效化解。进一门办几件事,‘一站式’调解中心让我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感谢仲裁院。”

资源整合

构建“一站式”服务枢纽

为实现劳动纠纷化解资源的物理集聚与功能融合,劳动人事争议“一站式”调解中心集中整合区法院、区司法局、区总工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方力量,构建起“多平台融合,一平台多用”解纷新格局。此外,以劳动争议化解为核心,设立工会调解、诉前调解、法律援助等多元化服务窗口,设置“法官工作站”与“苏宁劳模调解室”两大专业调解区域,并配备22名专职调解员轮班值守,通过“诉前调解+审查确认”“网上立案+速裁判决”“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模式,实现劳动纠纷的“一站式接待、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

同时,充分发挥仲裁调解的主渠道作用,采取“一案四调”手段,将调解覆盖案前、庭前、庭中、庭后全过程。针对久调未决的案件,及时转入“速裁”或“精审”通道,启用“绿色通道”,确保案件处理高效有序,避免拖延积压。

阎先生是某保安公司保安,通过拨打市民服务热线反映公司未按时支付工资、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等问题,区仲裁院接收派件后,第一时间与阎先生核实情况,引导他到仲裁院提交仲裁申请,并主动安排“苏宁劳模调解工作室”业务骨干承办该案件。通过约谈用人单位、释明法律政策、分析劳动争议焦点、开展“背靠背”调解等工作举措,让阎先生与公司互谅互让,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最后公司依据《调解书》按时支付了阎先生的工资和补偿金。为此,阎先生向“苏宁劳模调解工作室”送来锦旗,并由衷表示“‘苏宁劳模调解工作室’的仲裁员认真、耐心、细致,搭起了我与公司沟通的平台,没有劳模调解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我可能无法通过调解这种柔和的方式与公司对话,公司也不能这么快支付我的工资,太感谢仲裁院了。”

“一网通办”

促进纠纷联合调处

劳动人事争议“一站式”调解中心探索委托调解、联合调解、转移调解等创新模式,坚持并完善基层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的“三调联动”机制,强化仲调对接、诉调对接、裁审衔接,为群众提供多元化、便捷化的纠纷解决途径。同时不断完善“17+4+2+N”四级调解组织网络,使其覆盖街道、商圈、园区、企业,并组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形成基层联动、逐级调解、闭环管理的多元化解纠纷体系。

此外,通过日调度、月通报、季考核等方式,加强分析研判与回访监督,确保工作联动顺畅、纠纷调处高效。依托“互联网+调解”“总对总”在线诉调等平台,优化在线解纷工作流程,实现仲裁、法院、工会、街道等数据资源的横向对接与市、区网络的纵向贯通,确保线上线下同步受理、联调联处,提升纠纷解决效率与群众满意度。

□本报记者 张晶 通讯员 钱前 刘芮娜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