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盛丽)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共同编制形成的《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近日正式印发实施并对外发布。《行动计划》提到,2025年底,通过实施5个对标全球领先水平的标杆型应用工程、组织10个引领全国的示范性应用项目、推广一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商业化应用成果,力争形成3-5个先进可用、自主可控的基础大模型产品、100个优秀的行业大模型产品和1000个行业成功案例,推动本市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
《行动计划》提到,依托首都优势行业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围绕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5个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综合型、标杆性重大应用工程,促进大模型核心技术突破,增强人工智能工程化能力,提高重点行业的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形成大模型行业应用新生态。围绕科研探索、政务服务、工业智能、金融管理、空间计算、数字营销、司法服务、广电传媒、电力保障、内容安全等10个行业细分领域,支持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区、行业应用企业与大模型企业联动结对,突破场景落地共性难点,探索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路径。
从小切口、实场景入手,围绕行业热点和社会关切,充分发挥大模型技术革新对行业应用的赋能作用,依托行业企业,培育一批大模型商业化应用。布局建设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和高质量数据、开放行业场景需求、建设联合研发环境,吸引汇聚优势创新团队,共同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及产业落地。围绕算力、数据、算法、资金、平台、人才等应用发展核心要素及关键环节难点问题,提出6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同时,加大安全保障,确保大模型应用合规、安全、可信。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结合《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若干措施》,对于《行动计划》中明确的标杆示范应用场景择优予以一定比例支持,通过动态储备、滚动实施的方式,谋划一批、成熟一批、实施一批,以更加多元丰富的场景建设推动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