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不服输的坚定信念早已融入血脉,成为一种日常工作的习惯。这就是曹燕,原来是北京站“素萍服务组”第二代传人,现在是北京朝阳站“曹燕服务组”领军人。退伍不褪色,曹燕在工作中始终坚守军人的作风。“一日能为兵,终身为打赢。”曹燕坚定地说。
随着热辣暑期运输高峰的到来,每天,当第一抹朝阳穿过巨大的玻璃幕墙照进北京朝阳站时,刚刚还有些静谧的车站,瞬间就被激活了。列车奔驰穿梭的声音、滚滚人流南来北往的热闹、此起彼伏的电台声、南腔北调的问询声、孩子们的嬉戏打闹声……此时,曹燕也开始了一天的紧张忙碌。
问路的、查车的、接人的、送站的……一身铁路蓝的曹燕无论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她简洁而清晰的回复。她总能在第一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帮助旅客解决问题,或者为旅客提供最佳的选择和指导。
结缘铁路,拿下技术比武冠军
谈及当初为何进铁路,曹燕露出一丝顽皮的微笑和兴奋。小时候,曹燕家住的地方就有一条铁路线,没事的时候,曹燕就喜欢看一趟趟过往的火车,觉得坐上火车到处转悠特别惬意。2007年,她退伍面临职业选择时,儿时种下“诗与远方”的种子一下发芽了,曹燕义无反顾选择了干铁路。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到北京站报到上岗时,曹燕这才知道车站原来就是一个不挪窝的地方,“诗与远方”是旅客的事,而车站工作人员拥有的只有“坚守”。更要命的是,每天迎来送往,工作要求与规矩还特多,接待服务一点也不能出错,有时一腔热血还换不来旅客的好脸色,受了委屈也不能抱怨和发泄……
尽管如此,既来之则安之,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走,曹燕安慰自己。话虽这样说,但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曹燕的心情总是起起落落,不能平静。激起她好奇和斗志的是同班组的大姐们,当时北京站有7个候车室,每天要接发100多对旅客列车,那时没有电脑、手机和先进的查询系统。哪趟车去哪里、途经哪些车站、几点到、停靠哪个站台,在哪个候车室候车等等很多内容需要人一个个去记,确保当旅客问时,能脱口而出并且准确无误。刚刚成为铁路人的曹燕,对这些细节别说脱口而出了,就连自己对照列车时刻表,有时都能看错行,对错点。“当时觉得这也太丢人了吧。军人的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一下子就起来了。”曹燕笑着说。从此后,曹燕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路不熟就多跑几趟,反正这个当过兵的人,就不认输。就这样,曹燕逐渐在班组脱颖而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活地图”。在随后的日子里,她更是一路过关斩将,从班组到车间、从车间到全站,最后,代表车站连续两年蝉联全局技术比武桂冠。
接棒“素萍服务组”,爱心原本如初
2012年北京站“素萍服务组”成立。由于扎实过硬的业务,曹燕顺利成为班组一员。考虑到李素萍当时即将面临退休问题,曹燕顺理成章成为了组织上的重点培养对象。然而事情却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李素萍获知这个消息后,并不太认可曹燕。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曹燕也是一头雾水。直到李素萍和曹燕一起救助脑瘫患儿,才彻底改变两人尴尬的局面。
当时的场景曹燕至今记忆犹新。2014年的一天,也是正值夏日,车站来了一位患脑瘫疾病的重点旅客,孩子在母亲的陪同下刚刚被接到“素萍服务组”候车。这时孩子突然发病,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在母亲惊慌失措之际,曾在部队学过战地救护的曹燕立刻冲上前,掐人中,李素萍则将孩子紧紧固定在轮椅上,防止其摔倒,就这样大概持续了四五分钟,孩子才慢慢缓过来,这时曹燕才发现自己和素萍大姐身上沾满了污物。接下来她们又细心地为孩子进行了清理,并更换了衣物,直到顺利将这对母子送上车安顿好……
“反应挺快,不怕脏,还行!”事后,李素萍才对曹燕透露了心扉。李素萍平时看曹燕大大咧咧的,虽然业务不错、干事也利索,但服务旅客特别是重点旅客,在李素萍眼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特别是“素萍服务组”当时刚刚开始叫响,原来李素萍担心的是怕曹燕扛不起这份重担,更怕给“素萍服务组”带来不好的影响。服务旅客不仅仅是工作岗位的安排,更需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需要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感同身受的投入。至此,李素萍对曹燕有了底,她俩工作时更默契了。2018年,李素萍光荣退休,曹燕正式接棒成为“素萍服务组”第二代传人。
在朝阳站赓续传统,爱心依旧
伴随着京哈高铁开通运营,北京朝阳站正式投入使用。于是,曹燕带着将“素萍服务组”优良传统赓续发扬的重任和使命,来到刚刚开通不久的北京朝阳站,并正式组建“曹燕服务组”。
高铁站与普速站,旅客出行方式和所提供的服务最大的不同就是“快、准、精”,除了传统的耐心细致以外,更需要个性化、私人订制式,甚至是一人一事、一单一方案的灵活,这不仅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更需要厚实的日常生活常识,精准应对的落实方案。
高铁站列车到达、再出发,往往就是十几分钟的时间,特别是每天10-13点、14-15点之间,是列车接发密度最高时段,十几趟列车先后间隔几分集中到达,近万名旅客同时进出站,更要紧的是同方向、同站台、车次往往接近,接送站旅客信息核实稍有瑕疵,就会造成接错车、送错站的事情,特别是对一些行动不便、刚刚出院不久的患者旅客,除了耽误行程,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后续严重问题。
这时,多问一句、相互确认、互相提醒、单票认证,就成了最起码的作业流程,此外,她们还肩负着沿途密云、怀柔、顺义三站重点旅客信息的收发、跟踪和确认。
陶志婷是曹燕从“素萍服务组”带过来的得力干将。在她看来,曹燕身上的那股雷厉风行的劲头,永远是自己学习的榜样。在一天平均近130多条的重点旅客派工单上,红、黄、绿各色条码一目了然。“注意”是什么意思?小小的备注引起记者的好奇。“这是我们之间的小秘密,刚才在与这名旅客电话沟通时,感觉旅客情绪有点激动,加个备注,让接车的小伙们多留心一下,注意沟通和说话方式。”陶志婷神秘而悄悄地说。在曹燕的带动下,如今,陶志婷能独当一面了。
随着地铁3号线的即将开通,面对与日俱增的客流,最高峰发送旅客8万多人的记录,如何应对未来更大的挑战,是曹燕团队将要面对的问题。“用爱心筑‘燕巢’,让每一位到朝阳站出行的旅客都享受到‘家’的温暖。”曹燕坚定地回答。
□本报记者 杨琳琳/文 彭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