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即有工艺专长之匠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北京,历来人才荟萃,工匠人才自然也是纷至沓来。各类杰出的工匠以高超的技艺、精诚的服务、辛勤的劳作,为人们所广泛称道,老北京人遂以其命名街巷、胡同、村落,以为褒扬。今天就说说老北京以工匠而称的那些胡同与地名……
以铁匠而称的“铁匠胡同”“铁匠营”
铁匠是一个极古老的职业。
古代兵器多为铁制,为满足军队训练和作战的需要,明代采取军事编制,即屯兵屯民,战时出征,平时进行生产劳动,其聚集地多以营、屯、卫、所相称,由此将具有各种技艺的工匠编入军营。其中组织铁匠成立的打造兵刃和铁器的工匠营(兵工厂),俗称铁匠营。丰台区以铁匠营命名的地名就有六个,分别称铁匠营、东铁匠营、西铁匠营、南铁匠营、北铁匠营和小铁匠营,均为明初设立的打造兵器的营地而得名。其中西铁营明代成村,初称铁匠营。后在其东部设有专为皇家庄园打造铁质农具的营地,为区别于西侧的铁匠营而称东铁匠营。1949年以后铁匠营改称“西铁匠营”,后简称“西铁营”。
西城区有前铁匠胡同和后铁匠胡同,清代称为铁匠营。当时为八旗之正黄旗地界,驻有旗兵,所设铁匠营以打造兵器为主,1911年后析为前、后两条胡同,分别称前铁匠营、后铁匠营,1965年定名为前铁匠胡同、后铁匠胡同。
以弓匠而称的“弓箭大院”“弓匠胡同”
清代因制作弓箭而得名的弓匠胡同很多。东城有南弓匠营胡同、北弓匠营胡同、弓箭大院。其中弓箭大院地处东四十字路口西南角,呈南北走向,成形于明代。当时胡同内有四十多家制作、经营弓箭的作坊。随着火药的发明、枪炮的使用,到了清朝规模缩小,只剩下十七家,隶属朝廷造币处管理,所制作的弓箭均上缴兵部、礼部、户部等,不得外卖。“聚元号”是这里最著名的一家作坊,创办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其匾额据传为乾隆皇帝御笔所题。“聚元号”制弓十分繁杂,有200多道工序。到了清末,已传至第七代店主王氏。随着清王朝的灭亡,弓箭大院内的店铺日渐衰败,“聚元号”老板将弓箭铺变卖于“全顺斋”掌柜堂弟杨瑞林。其后店内弓箭经杨瑞林悉心制作、灵活改进,曾参展民国初年(1912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奖。如今“聚元号”已传到了第十代传承人,其弓箭制作技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城有东弓匠胡同、西弓匠胡同、小弓匠胡同。清代此地设弓匠营,为制作弓箭之所。1911年后析为东、西、小弓匠营三条胡同,1965年整顿北京地名时更名为东弓匠胡同、西弓匠胡同、小弓匠胡同,均为平房住宅区。
以鞍匠而称的“鞍匠胡同”
鞍匠即制作马鞍的工匠,俗称鞍子匠、鞍匠。鞍匠胡同位于西城区西北部,东起小太平胡同,西至阜成门北顺城街,全长187米。清代称鞍匠营,为制造马鞍之所,属正红旗驻扎之地,这里设有鞍匠营,为皇家制造马鞍等。民国后改称鞍匠胡同,属平民住宅区,如今这条古老的胡同已经消失。
据传,鞍匠营有一位技艺高超的老鞍匠,曾为乾隆皇帝制作过御马鞍,并受过皇封。清代皇帝每年要举行“塞外行围”“木兰秋狝”,所用御马鞍由总管内务府造办处承作。有一年,造办处为乾隆皇帝制作了三个御马鞍,但乾隆皇帝都不满意。造办处打听到鞍匠营有位王师傅技术高超,制作马鞍已有30多年,于是将他请到造办处专为乾隆皇帝制作御马鞍。王师傅的手艺果真不一般,一个月之后便制作出一副铁鋄(jiǎn)金镂雕双龙马鞍。其前后鞍桥通体饰银叶,錾龙、云、火珠,镶嵌青金石、珊瑚等,面部以铁鋄金镂二龙戏珠及如意云纹,样式独具匠心。乾隆皇帝看后甚是喜欢,于是封其为“九品鞍匠”,以为褒奖。
以棚匠而称的“棚匠胡同”
老北京有三种精绝手艺,搭棚匠是其中之一。棚匠搭棚只有杉篙、竹竿、芦席、绳子,不用其他物件,可平地而起,高至十丈,宽亦十丈,中间不见一柱。
棚匠胡同在西城区新街口北大街迤西,最初叫棚匠刘胡同。明永乐年间,在棚匠胡同住着一位叫刘富贵的棚匠,能搭各式各样的棚,造型与真的建筑无异,所以京城大户人家办红白事多请刘师傅搭棚。当时一些王府里搭棚也请他,因他技艺高超,所搭设的大棚造型美观、牢固,所以受到王爷的奖赏。为此人们将他所在的胡同称为“棚匠刘胡同”“棚匠胡同”,后谐音称为“朋奖胡同”。如今胡同已拆除,不见其踪。
以皮匠而称的“皮匠胡同”
皮匠是早年间京城最常见的匠人,俗称补鞋匠。皮匠胡同位于东城区南部,今称王皮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前门大街,西至煤市街。《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载:“王皮胡同在明即已存在,属正西坊。其名称来历,据说是因一姓王的皮匠居此而得名。”王皮胡同最初称王皮匠胡同,万历年间胡同东口住着一位缝制靴鞋的王皮匠,为人和善,手艺娴熟,因而远近闻名,这条胡同遂被称为“王皮匠胡同”,后称“皮匠胡同”。清末民初,这里曾是“八大胡同”之一,1949年11月,改称“王皮胡同”。
以绳匠而称的“绳匠胡同”
绳子是人们生活中最常使用的物品,而从事绳子制作(北京人多俗称打绳)的匠人被称为打绳匠或绳匠。
绳匠胡同即菜市口胡同,位于西城区南部,据《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载:该胡同“建成于明时,属宣南坊。当时称绳匠胡同,因有制绳为业的工匠居此,故名……”清乾隆时期的地图上称神仙胡同,清朝晚期逐渐讹称为丞相胡同。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因距菜市口甚近,改称菜市口胡同。绳匠胡同长达一里许,历史上有数十家制绳作坊,最多时有绳匠五六百人。这里也被称为“名人最多的胡同”。左宗棠、曾国藩、龚自珍、刘光第、蔡元培等都在此居住过。
以雕塑匠而称的“刘兰塑胡同”
雕塑匠,今多称雕塑师,最早是以石、木、陶瓷、金属等物质雕制艺术造型(以神像、吉祥物居多)的工匠。
刘兰塑胡同位于西城区东北部,据《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志》载:“刘兰塑胡同北起草岚子胡同与天庆胡同、西什库东巷相连,南至西安门大街,全长123米。清代称刘銮塑,因北端天庆宫旧为玄都胜境,建于元代。宫内塑像为元代著名雕塑家刘元所塑,其像神思妙合,堪称绝艺,为世人所称。后刘元讹为刘銮,故地以人名,后刘銮又讹为刘兰、刘蓝,其地亦称为刘兰塑、刘蓝塑,清末又称刘兰塑胡同。”
据传刘元10岁拜师学艺,30岁时已成为大都城内知名的雕塑工匠,曾参与多处寺庙神像的雕塑,因技艺高超,被称为“塑刘儿”。如今刘兰塑胡同已成了大街,只剩下其东侧不多的几个院落,其门牌上还写着“刘兰塑胡同”几个字。
以锥子匠而称的“赵锥子胡同”
锥子是早年民间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尖端锐利,用来钻孔的工具,用途为修鞋、钻不太深的孔等。锥子匠即制作锥子的匠人。
赵锥子胡同位于西城区东南部,呈西北-东南走向,明朝属正南坊。据传嘉靖年间胡同内有一赵姓人家,三辈以制作锥子为业,并在前门大街南段路西开了一间专做纳鞋底用的锥子铺房,锥子坚固耐用、工艺精良,引得方圆数里的家庭主妇纷纷前来购买,一时赵工匠的锥子铺名声大噪。久而久之,其所在的街巷也得名“赵锥子胡同”。据传,有一年嘉靖帝私访,路过赵锥子胡同,见赵师傅制作的锥子不但样式多,且格外美观,便请他制作一个金把锥子,赐给最宠爱的曹端妃,由此可见赵师傅的技艺的确不简单。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做客北京电台文化节目百余次。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