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为了谋生,我要在两个城市间频繁辗转。每次出行,除了必带的随身物品,就是一拉杆箱的书。交通工具是绿皮火车,箱子被填得满满当当,我吃力地拖拉着上下火车,大冬天都能累出一身汗。夏天更是窘迫,汗珠顺着发梢往下滴,眼睛被淹得生疼。常常觉得自己像守望麦田的农人,怀揣着微薄的梦想,踏着泥泞,在贫瘠的土地上深耕,期待丰收的快乐。
每个周末在绿皮火车上晃荡,两个半小时的旅程,因为有书相伴,便不觉漫长。去时,读《文心雕龙》。那些繁难的文字,非得有一本大辞典方可顺畅阅读。即便读不很懂,依然喜欢文字里的那份感觉,常常在反复咀嚼咂摸中沉醉在古文绵绵密密的韵味里。归途,在张爱玲的似水流年里穿梭,感受她的孤绝、笃定和坚持。
那是一段非常难忘的日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数次坐火车往返两个城市,总是有书伴我晓行夜宿,风夕雨夕,旅途从不寂寞。
一次上得火车,对面坐着一对老夫妇,我坐下时,他们在絮絮低语,看我拿出书本,两人相视一笑便自觉噤了声。其实,我是不怕喧嚣的人,一旦进入书本的世界,便如同老僧入定,身外的嘈杂不会入耳入心。车到站,收拾书本下车,两位老人不约而同地向我竖起大拇指:“好姑娘。”礼貌地躬身致谢,内心浮起淡淡的喜乐。
居家的日子,书更是不可或缺的伴侣。每天下班回到家,下碗面条,草草吃过,便蜷缩在被窝里,把书本摊开在拱起的膝盖上于书海遨游。租住的房屋很简陋,没有暖气,天寒地冻的冬季,窗户被风一吹哐哐响,房屋冷得像冰窖一样,细瘦的十指冻得胡萝卜一般。一页读完,便用下巴磨蹭着翻到下一页。从高尔基的《我的大学》、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华的《活着》……一路读下来,内心越来越笃定,越来越安宁。走进书中,再走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在他人的故事里反观自己的人生,在他人的悲辛中探寻人生的意义,在他人的奋斗中汲取生命拔节成长的力量……生活虽不时出现各种困境,但心灵反而因丰厚的阅读更盛大丰盈。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阅读,也许不能带来丰硕的物质收获,但能改变人的精神面貌、胸襟境界。每一个被书香浸润的漫漫长夜,内心愈来愈安宁,愈来愈从容。阅读,让我于泥沙俱下的现实生活里看到珍珠的光泽;阅读,让我在一地鸡毛中寻觅到可爱与美好;阅读,给予我更澄澈明净的心,愈加珍重这凡俗烟火人间的坚硬与温柔。
曾有友人发消息问我,可否借书与她共读。我欣然答应——读书恰如百合开,愉悦自己,芬芳他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世界又多一缕书香,何乐而不为?
□陈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