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作为城市副中心拉开城市框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是“四网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支点,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交通门户枢纽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亚洲最大的地下交通枢纽型工程性质,预示着极大的责任和挑战,如何圆满完成这一任务?这是中建四局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03标段项目部所有职工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
研发创新挤扩支盘桩、超长大直径逆作桩柱一体、顺逆作结合等技术;大直径逆作桩垂直度控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建筑工程在地基与基础、顺逆作结合施工领域的发展,开创了国内首次预留地上240米超高层基础先例……自2020年底入场以来,项目团队迎难而上,用智慧和汗水,高质量完成工程施工建设,用匠心打造百年工程。不久前,中建四局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03标段项目部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攻坚克难开创诸多先例
“我们的作业面离地铁6号线较近,最近的距离只有十几米,这对我们来说,挑战不小。因为我们要在施工时最大程度确保既有地铁线路运营安全。”回忆起近距离施工时的巨大挑战,项目经理詹立伟介绍,经过连续奋战,项目部职工开创了诸多施工先例,目前工程项目逆作区主体结构施工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其他结构区域正进行二次隔墙砌筑施工,预计今年8月将完成主体结构全部封顶。
中建四局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共有四个标段,其中中建四局03标段项目位于枢纽换乘轴,是四个标段施工难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属于高密度、高耦合度系统工程,在国内尚属首例。
周期紧、体量大、难度高、环境复杂是该工程项目的四大特点,面对工序穿插复杂、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挑战,项目团队面对困难“不绕道”、解决问题“不撒手”,还专门成立“党员突击队”和“攻关小组”攻坚克难。
项目总工夏天介绍,“施工中,我们决定同时采用明挖顺作和盖挖逆作两种不同工艺,这对施工组织、科学技术、管理水平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为此,工程开工前我们就进行了精心组织策划、科学统筹,创新采用了桩注一体、顺逆作结合等先进的工程技术措施。”在这些工程技术实施中,夏天和同事们克服了很多困难,其中很多困难都是没有经验可借鉴的,需要建筑者付出更多的心血。“最后看到工程不仅安全、环保、经济,而且更加高效。那一刻我们都很欣慰。”夏天笑着说。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难题。”生产经理汪洪利说,大体积浇筑量超12000立方米,筏板厚度最大达4.5米,使用钢筋超2200吨,施工中4台泵车同时向25米深基坑展开4条作业面。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项目团队将原设计盖挖逆作施工局部调整为明挖顺作施工,便于人员、设备、材料、机具快速衔接施工,有效解决了土方开挖空间受限,机械作业施工空间狭窄,吊装作业负荷大等问题。通过提前施工预留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不仅为北京地铁M101线提供了设备用房,也为地上240米超高层地标性建筑的“拔节生长”奠定坚实基础。
以干促学,助推多项重大创新
“考虑到工程的难度较高,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我们必须以干促学,创新技术手段才能找到出路。”詹立伟告诉记者,在施工中,项目团队研发创新了挤扩支盘桩、超长大直径逆作桩柱一体、顺逆作结合等技术,逆作桩直径达到2.4m,逆作桩柱一体安装施工垂直度达到1/800,大直径逆作桩垂直度控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了建筑工程在地基与基础、顺逆作结合施工领域的发展。随着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项目部不但高质量完成了施工,还提前14天完成240米超高层基础筏板混凝土浇筑,开创了国内首次预留地上240米超高层基础先例。
项目团队为打破关键环节施工壁垒,在地连墙施工过程中,选用焊接机器人自动焊接切割,保证加工速率,确保施工质量。基础施工阶段,地连墙、挤扩支盘桩和逆作桩及钢管柱同时施工,顺利完成既定工期目标。“除了工程难度,施工中的特殊条件也成了拦路虎,比如说周边地铁、保障房和古树的安全,这些因素都要考虑进去。”詹立伟介绍。
项目还综合运用BIM、GIS技术进行可视化BIM建模,直观了解施工进度、施工部署和工序穿插,建立互联网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信息化生态圈,实现施工资料电子化、施工过程透明化、质量管控可视化,并取得国内领先成果。
随着工程的进展,项目先后获得国家专利7项,省部级奖项11项,QC奖项9项,获评北京市工程建设BIM大赛单项应用I类成果。
设立学堂培养尖兵人才
建好一个项目培养一批人才,这也是项目成立的初衷。新员工来到项目后,詹立伟会给新员工一个月的封闭式集中学习培训,手把手地教新员工钢筋算量、看图纸等技能。“专业技术过硬。”这是项目部同事们对詹立伟的评价,也是詹立伟对每名职工的要求。
“项目设立了精诚·领航学堂,每周三全员学习,每周一个学习主题,学完后还要考试。”项目专职副书记、工会主席栾建松说。
栾建松介绍,项目还成立了“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通过整合行业、院校、社会力量等资源,储备来自中建集团、中建四局及外部优秀讲师10余名,配置10类600余本培训教材。截至目前,共开展理论与实操、安全技能、企业文化、党史知识、红色教育培训六类40余期,输送优秀产业工人300余人,开展人才认证50余人次。
依托“建设者之家”,项目还为工友打造了集住宿、餐饮、购物、文体、学习等功能为一体的“5分钟舒适圈”,提升工友幸福感和满意度,打造了一条集培训、认证、就业于一体的闭环生态链。项目获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首批全国建筑行业农民工素质和技能提升站示范站点”。
“我们平时吃住都在一起,一起攻坚克难,让大家不似兄弟胜似兄弟。每个人都很给力。”詹立伟说。今年春节放假,项目部安排值班,物资经理张永兴主动站出来说:“今年9月份我就要退休了,春节值班我来吧,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总工夏天家住燕郊,距离项目并不远,但他常常是过家门而不入。“每天下班后,最后一个灯亮办公室总是总工夏天的办公室。”让商务经理王细春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夏季的一天半夜里下雨,大家都还一起坚守岗位。栾建松说:“大家在一起拼,一起干,还培养出了一批尖兵人才,这是最让人欣慰的事。”
□本报记者 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