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启动。“金榜题名”是每个考生和家长的愿望,然而,考试之路并非坦途,总会有落榜者和失意者。那古代“高考”,即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落第后有哪些选择呢?是继续赶考还是另谋他路呢?今天就说说明清时期科举落第后的学子们是如何选择其人生之路的……
古代“高考”录取名额极其有限
所谓的古代“高考”,即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从隋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余年。
根据明清时的科举制度,省级考试叫“乡试”,通常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又称“大比”。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国家级考试叫“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春闱”。考场设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今建国门桥西北部),考中了便称为“贡士”或“进士”;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阶段。即会试之后由皇帝主持复试,在紫禁城内举行。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
会试结束后,在天安门前设“龙棚”(位于今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东南侧)张榜公布进士名单。放榜位置在礼部大堂前,其大致位于今前门(正阳门)东北侧,即东交民巷西口路北(即天安宾馆一带)。明清时天安门有千步廊,廊外环筑宫墙。墙外两侧集中了当时的中央衙门,礼部在东宫墙外最南面。因放榜正值杏花盛开时节,故称之为“杏榜”。
据《古代科举制度》记载:明清两朝会试每年的中试率很低,录取名额极其有限。明朝276年间举行了89次进士科举考试,共录取24866人(此数字有异说),平均每科录取人数为276.5人。折合成每年,大约有90人左右。最多一科录取的进士人数为472人,最少一科则为31人。清朝296年间举行了112次进士科举考试,共录取26849名,平均下来每年录取进士100个左右,最多的一次是雍正八年(1730年),录取406名,最少的一次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共取96名。光绪九年(1883年)进京会试考生达1.6万人,只“赐陈冕等三百八十人进士及第”,然而实际只有308人进士及第,录取率仅为1.9%。
落第后选择“复读”终金榜题名
相当一部分落第者会选择回乡“复读”,三年后再赴京城参加会考,且有赶考二次、三次,乃至五六次者,最终金榜题名。
归有光为江苏苏州府昆山县(今昆山市)人,14岁应童子试,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参加南京乡试,考得第二名举人。同年冬赴京,准备应第二年春礼部会试,但名落孙山。回乡后,他继续苦读诗书,曾八次参加会试,均不幸落第。虽“八上公车而不遇”,胸怀大志的归有光仍不轻言放弃,遂一边读书应试,一边“谈道讲学”,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第九次会试时终于中了三甲进士,此时年已六十,遂到长兴县(今属浙江湖州市)任知县。他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一生著作繁富,著有《易经渊旨》《诸子汇函》《文章指南》等,被誉为“明代第一散文家”。
汤显祖为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今抚州市临川区)人,明隆庆五年(1571年)第一次到北京会试。由于榜上无名,回乡后又苦读三年,于万历二年(1574年)再次进京应试,仍名落孙山。此后的万历五年(1577年)、万历八年(1580年)两次进京参加会试,均未得中。但他仍不放弃,继续博览群书,准备应试,终于在万历十一年(1583年)第五次进京应试时金榜题名,殿试以三甲第二百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他在戏曲方面卓有成就,代表作《牡丹亭》与《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为古代戏剧的经典剧目。
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首次来京参加会试,但出师不利,名落孙山。嘉庆十三年(1808年)二次赴京应试,再次落第。遂独居一室,闭门谢客,潜心研读,嘉庆十六年(1811年)第三次进京参加会试,以殿试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五名被赐进士出身。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等职,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虎门销烟”被誉为“民族英雄”。
龚自珍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进京会试,但名落孙山。此后又四次进京赶考,均榜上无名。直到道光九年(1829年),经过第六次会试,终于得中。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为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曾国藩为湖南长沙府湘乡(今娄底市双峰县)人,祖辈以务农为业。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第一次赴京会试未中,寓居北京长沙会馆(今西城区烂缦胡同)读书。次年恩科会试再次落第,于是返回长沙,多访名师,广求学识。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考中,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后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为中国近代政治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审时度势放弃科举另辟人生之路
古代也不乏有落第者,落第不落志,自我权衡利弊之后,另择人生之路,在实干兴邦或创业致富上成绩斐然。
王致和是安徽宁国府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进京赶考落第,欲在京攻读,准备再次应试。因距下科试期甚远,故在京暂谋生计。他自幼跟父亲学过做豆腐,便向几位同乡借些钱,在安徽会馆(西城区后孙公园胡同)附近租赁了两间房,开起了豆腐作坊。
一年夏季,他怕卖剩下的豆腐发霉,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和盐腌后用缸储存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三伏之后,他打开缸看腌制的豆腐,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试着尝了尝,觉得臭味之中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他送给邻里品尝后,大家都称赞不已。此后,王致和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制作工艺,制作出来的臭豆腐颇受人们青睐。康熙十七年(1678年),他在前门外延寿寺街开设“王致和南酱园”,专营臭豆腐、酱豆腐,以细、腻、松、软、香五大特点备受人们的钟爱,生意兴旺。而今300多年过去,“王致和”早已成为京城知名的老字号。
左宗棠为湖南湘阴(今属湖南省岳阳市)人,二十岁乡试中举,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首次进京应试,未中。道光十五年(1835年),左宗棠再赴京会试,录为湖南省第十五名,不料因超额而被撤下,仅取为“誊录”(誊录院负责誊录考生试卷事务的官员)。但他不甘屈就,弃职返乡,继续苦读。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第三次参加会试,仍然落第。此次返乡后,他放弃了科举考试这条道路,计划从此务农,“长为农夫没世”。然而,务农之余,他仍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经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成为晚清重臣和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
谢崧岱是湖南长沙府人,于同治二年(1863年)乡试中举,次年春进京会试,但金榜无名,于是放弃仕途之路,另走谋生之道。
谢崧岱参加乡试、会试时看到,凡是应试之人都是现磨墨,有时试卷还没答完,砚台里的墨已干,还得停下笔再磨墨,因此浪费了答卷时间。如果有一种墨汁直接用于书写,岂不是省时又省力?于是他潜心研究,“屡试屡误,屡误屡悟,渐知收瓶入盒之法遂无忽浅忽深之弊”,终于研制出了墨汁,成为墨汁制作、生产工艺的开拓者。每逢开科场,各省举人进京应试时,他就带着墨汁到各省会馆举人的住处去推销,生意很好。
同治四年(1865年),他在南城琉璃厂开设了一家生产经营墨汁的店铺,并写了一副对联:“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贴在门前,随后取了对联字头,得名“一得阁”。其所生产的墨汁工艺独到,墨迹光亮、书写流利、写后易干、适宜揭裱、四季适用,颇受人文墨客的青睐。
历经百余年发展,“一得阁”早已名扬京城。著名画家李苦禅先生曾试墨赞誉:“一得阁墨汁浓度适合,墨度以足,不滞不漆,用于书画成宜,可比美昔年之松烟也。”2006年“一得阁”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而今“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主讲人介绍:
户力平,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理事。多年业余从事北京文史研究,特别是北京地名、风物、民俗及古村落研究,并在《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劳动午报》等报刊发稿千余篇。做客北京电台文化节目百余次。已出版《光阴里的老北京》《北京地铁站名掌故》《京西海淀说故》《香山传说》等。
□主讲人:户力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