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玉雕牵手数字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对此,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白孔雀艺术世界总工艺师冯延明给出的答案是:它既能发扬传统文化,又能接入现代创意产业,使更多人能买得起玉雕产品,真正让“燕京八绝”之一的玉雕“进入寻常百姓家”。不久前,以冯延明为领军人的创新工作室,凭借在玉雕数字化领域的创新成果,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说起这一创新项目,冯延明颇为自豪:我们真正实现了将玉雕产品数字化,做到了基本无误差,使它达到了金属件的标准。
以前,工匠们为雕琢一件完美的玉器作品,不惜耗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和精力,成品固然精妙绝伦,但也有很大局限性,这也是限制玉雕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行业需要创新,数字化是大趋势,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这件事做好。”冯延明说,在北京工美集团领导的支持下,在工作室成员的努力下,他们打破了传统繁杂的雕刻方式,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加工(CAD/CAM)技术,使用五轴数控雕刻机完成了对玉石的雕刻制作,此举大大节省了雕刻时间。“在设计图纸成熟的基础上,以往需要一周才能雕出的作品,现在只需一天就能完成。节省出来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更多地投入到产品设计上,这样不仅能为企业创造更多效益,还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对艺术品的需求。”冯延明说。
自2017年来到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白孔雀艺术世界并成立创新工作室后,冯延明就一直处于高产状态,累计创新研发产品近80件,获得国家级金奖11个。“每年我们都会推出新产品,而且不仅仅局限在玉雕领域,之前推出的十二生肖主题紫砂茶壶,投入市场后收到很好的反响。”冯延明介绍说,今年,他带领工作室创新性地设计制作了“百宝珮”系列和田玉宝瓶,可以收纳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香水等,是一件兼具实用性的装饰品。“百宝珮”的灵感来源于顶戴花翎的翎管,是一种宫廷技艺,为了兼具美观和实用性,它的成品底部厚度仅三毫米,在数字化制作的基础上,又包含了手工技艺,同时为了契合瓶口的金属件,设计时曾以0.1毫米为单位反复比对、调整,才最终呈现。“不光是‘百宝珮’,每一件作品,我们都发扬工匠精神,力求达到完美。”
冯延明说,此次获评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对他和同事们来说是肯定,更是鼓舞,今后,他们将继续升级设备,革新技艺,大胆创作,让数字化玉雕技艺展现出更多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传承价值。
□本报记者 张晶/文 于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