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积水潭边思守敬
“人民的心声 历史的旋律”主题展开幕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21年6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水潭边思守敬

 

在北京北二环的积水潭立交桥东南边,有一块西海湿地,湿地边有一方十亩左右的水面,水面岸边伫立着一尊铜像,铜像是一位手持书卷的长者,他就是郭守敬。

郭守敬在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中的知名度不算高,特别是与当今流行的那些歌星明星无法相比,但他却是一个地地道道值得尊敬的科学大明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称郭守敬是“中国科技史上最杰出的人物”。

了解郭守敬的人知道,他可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科学大家。郭守敬(1231年-1316年),他一生基本上与元代相终始。在他生活的13世纪,他可是当时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科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和水利工程专家。这里说他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大科学家,不是随便添加的封号,因为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在当时的世界上,随便拿出一桩来,都是震古烁今的:他主持创立的《授时历》,将地球绕太阳的一个公转年,精确到得出一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5日,这个数值同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只差23秒,而西方同等水平的《格里高利历》,发布的时间比郭守敬晚了302年;他主持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四海测验”地理大测量,他的地理测量东至朝鲜,西至河西走廊,北至西伯利亚,南至南海黄岩岛,对经纬度的准确测量非常接近现在的地球仪,比西方同类地理大测量早600年;他曾提出,以海平面作为基准,比较大都(今北京市)和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两地地形高下之差,这是地理学上的一个极为重要概念——“海拔”的创始,比西方早560年……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假设,如果当时的世界上已经设立了诺贝尔科学奖,那郭守敬可以拿几次奖?在我看来,让郭守敬拿10个诺贝尔奖,那也是不过分的。因为以他取得的科技成就来说,遥遥领先于当时世界的至少有十几项,而且郭守敬不是说领先世界十年八年,而是动不动就领先世界几个世纪,颇有独孤求败的感觉,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郭守敬代表的中华科技文明,独步天下,绝不是浪得虚名的。为了彰显郭守敬的成就,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 1977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又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鉴于郭守敬在世界科技史上的重大影响力,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也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LAMOST望远镜命名为“郭守敬天文望远镜”。

郭守敬在国内现有两处纪念馆,一处在他的老家河北邢台,另一处就在北京积水潭边上的汇通祠。汇通祠,旧称法华寺,又称镇水观音庵,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位于什刹海西海西北小岛上。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改名为汇通祠。汇通祠已上个世纪修建北京地铁2号线时全部拆除,1988年,在积水潭边重建汇通祠时,将此地改建为郭守敬纪念馆。

为什么将此地改建为郭守敬纪念馆,是因为郭守敬与积水潭渊源甚深。元朝忽必烈决定定都北京时,任命郭守敬协助刘秉忠规划大都的水系,郭守敬以积水潭为核心,为大都规划了一套一直影响到今天的水系。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郭守敬决定开掘通惠河,将大运河通州到积水潭的一段联通起来,解决大都漕运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此工程于次年竣工,从此让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江南的物资进入北京城从此畅通无阻,积水潭也成为当时大都最为繁盛的漕运码头。换句话说,没有郭守敬就没有后来繁荣的积水潭,也就不会有后来北京城延续数百年的首都地位。

郭守敬亲自规划开凿的积水潭和通惠河今天已经找不到旧日的景观,但郭守敬对北京城的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却依然在润泽世人。面对如今日新月异繁荣昌盛的首善之都,人们不应该忘记具有开创之功的郭守敬。郭守敬不但是北京这座伟大城市的光荣,也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标志。有诗为证:小祠立瑶岛,临池足销魂。治水平大禹,测天超张衡。巧思岂神授?淳实乃勋成。郭公不世出,今朝有传人。

□周兴旺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