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铸造“抢险铁军”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21年5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铸造“抢险铁军”
——记北京建工集团应急抢险大队
队员备勤合影
配合消防队灭火
事故排险
救援演练
 

参加2003年抗击“非典”建设任务,7天7夜建成小汤山医院;“5·12”汶川抗震,32名队员连续奋战66天,留下了“不抛弃不放弃”的誓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放弃春节假期,43名队员累计调运活动房200余间,运输急需物资150余车,累计行程达到2万公里……北京建工集团应急抢险大队17年来,共经历160余次抢险。他们身着橙色的抢险战斗服,每一次抢险都平安完成任务;他们在平凡中诠释伟大,用行动赢得了“抢险铁军”的称号。

决胜关键

紧急吊装小汤山新病房

“将现有抢险装备全部调往小汤山医院!”2020年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北京市刚刚决定对小汤山医院进行紧急改造,北京建工集团应急抢险大队下达了出征的命令。

当时的情景,北京建工集团应急抢险大队队长李伟仍然历历在目。“全体队员基地集结,设备开机检查,随时准备。”李伟说。

当天下午4点,第一批装备物资开始装车,两个小时后驶出丰台基地。晚上8点,进驻小汤山医院。至24日凌晨,12间临时指挥活动房、8台大型工程机械已在小汤山医院整齐列队。

除夕之夜,万家团圆。当大家都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晚的时候,抢险大队的队员正在小汤山医院调试发电机、清扫障碍,为迎接明天即将到来的大部队而继续忙碌着。

开工伊始,设备、物资、材料、人员,全部短缺。能不能将建设物资最快运送到现场,已成为决胜关键。

54岁的司机胡正君,从2020年1月23日下午4点开始运输设备物资等应急装备,直到1月25日晚上才被李伟强行换下,期间,胡正君只睡了不足两个小时,饿了就在车上吃泡面、啃面包,困了就在车上眯瞪一会。而他下车的第一句话就是:“还有几车物资要运,我没事,咱们的任务必须完成。”

“您今晚好好休息,那几车活我已经安排了别的司机,您放心,任务肯定完成。”李伟严肃地说。

抢险大队里几个年轻的队员,连续作业5天5夜,每天休息不足3个小时,他们没有怨言、从不喊累。困了就在车里、活动房里睡一会,渴了喝冰凉的矿泉水,饿了啃面包。

52岁的副队长范桂生,身患糖尿病、高血压,在1500间病房区建设中,作为夜班的组长,他带领5名抢险队员,顶风冒雪协调组织18台大型汽车吊的吊装任务,一干就是一整夜,年轻队员劝他去休息会,范桂生总是回答:“你们谁困了就去睡会,我不困,我盯着。”

2020年2月25日,由于几天的大风降温天气,再加上前几天的雨雪天气,李伟在现场患上严重的感冒,全身乏力、咳嗽,还伴有低烧。当时,施工现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施工人员将近5000人,为了大家的安全,他主动来到发热门诊就医。做了血液化验、核酸检测、CT胸片。在等待报告的两个小时里,李伟的心情极度复杂:“面对疫情,时间紧、任务重,在这紧要时刻我不能倒下。”他想到了队员们在施工现场忙碌的身影,又想到了家人,想到了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的妻子,想到了一回家就粘着他的两个女儿,想到了年迈的父母,眼泪不经意的从脸庞滑落。

两个小时的等待,两个小时的煎熬。“没问题,只是普通感冒,给你开点药吃。”当医生说出这句话来,李伟才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从2020年1月23日到3月2日,抢险大队40多名队员累计调运活动房200余间,运输急需物资150余车,累计行程达到2万公里。吊装新病区房屋800余间,装卸物资5000余吨,场内安全引导各类车辆1万余台次,为实现工程提前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做出贡献。

直面生死

扛起抢险责任和担当

“抢险大队成立初期,我们这些队员都是从一线生产岗位抽调的,有丰富的拆装经验。当时觉得也没什么复杂和难度,不过是继续干自己的老本行。”李伟告诉记者。可是,在经历了一次次抢险,一次次面对生死,面对血淋林的事故现场,大家逐渐意识到,抢险真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不仅要技术过硬,更要有一份责任和担当。

曾经,双桥附近的一处打井工地发生塌陷,一名工人陷入流沙里不能动弹。当时,坑里塌方还在继续,现场情况十分危急,那名工人被困了五六个小时,脸上已经毫无血色。当他看到穿着橙色队服的队员到场后,眼里充满求生的渴望,大喊:“快救救我!救救我!”。

李伟和队员们心急如焚。可是由于现场条件复杂、场地窄小,大型抢险设备根本无法靠近,几次尝试救援都没成功。眼看大型设备上不去,抢险大队党支部书记赵俊全冒着危险,带头绑上安全带下到坑里,一边争分夺秒施救,一边鼓励和安慰被困工人。但是,由于土质松软加上雨水浸泡,队员们尽最大的努力抢救了一天一夜,被困工人最终还是被流沙吞没。

回来的路上,队员们沉默不语,大家一下子理解了“抢险队员”不只是一个名号,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真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这次抢险成为大家心中永远的痛,也成为大家舍生忘死、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警示鞭策。”李伟说。

一次,陶然亭附近的一处工地发生塔吊折臂事故,折断的长臂挂在塔吊上,随时有倒塌的危险。由于现场十分危险,赵俊全决定带着几个党员上去。一切准备就绪后,200吨的汽车吊缓缓地开始起吊,但刚一起吊,折臂的塔吊就前后晃动起来。

“坏了,塔吊要倒了。”李伟下意识抓紧了身边的队友,大喊一声:“注意安全!”等他缓过神来,才知道是虚惊一场,塔吊只是晃动了一下,大家长舒了一口气。“那一瞬间,真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心提到嗓子眼。”李伟说。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紧张救援,最终顺利排除了险情,看着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塔吊上下来,李伟的心这才踏实下来。

队员们曾顶着刺骨的寒风在血染的雪地里拆除坍塌的塔吊;曾顶着烈日、忍着扑鼻的尸臭在脚手架垮塌现场寻找生命迹象;“5·12”汶川抗震,队员积极配合各方抢险施工,抢险队扛着党员先锋队的大旗曾连续奋战66天。

抢险大队成立17年来,共完成160余次应急抢险救援任务,每一次抢险都平安完成任务,从未发生次生事故。

无怨无悔

选择就意味着奉献

对于抢险大队来说,面临的不仅是抢险中的挑战,更是日常备勤中的寂寞和奉献。一年中,有150多天要24小时备勤值守;17年,2500多个日日夜夜,队员们远离家庭,守在指挥中心的呼叫电台旁。

选择了抢险,就意味着选择了危险;选择了抢险,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在国庆节、春节这些举国欢庆、万家团圆的日子,抢险大队的队员因为备勤值守不能与家人团聚,只能通过微信视频给家人拜年;因为备勤值守一连几个月不能回家,只能在网上买一些吃的、用的作为对家人的补偿;家里母亲生病,不能堂前行孝;孩子上学成长,不能陪在身边……

“既然干了这行,就得热爱这行,而且这还是一份光荣的职业。”值班员王立震自打队伍组建一直干到现在,运输、吊装的工作他都门儿清,因此也成为了值守备勤的主力干将。

每年的春节值守,王立震都是第一个报名留在基地备勤的人,他总对别人说:“你们春节回家看看孩子,照顾照顾老人,我没什么事,我留下。”然而,又有谁知道,他也有聪明伶俐的小孙子等着他回家逗,也有90多岁的老父亲盼着他回家探望。可是,每一次,王立震都把举家团圆的机会让给其他队员。

王立震的生活轨迹就是抢险基地和工地现场,两点一线,抢险基地已经成为他的另一个家。在这背后支撑他的就是对抢险工作的那份热忱。

“2008年到四川抢险,让我意识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抢险救援给百姓带来的力量。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王立震说。

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抢险大队接到援建任务,为保证车辆安全抵达目的地,抢险大队的队员在火车运输车上吃、住、睡,由于火车是不停靠车站的,一路上队员吃的是干方便面,喝的是凉矿泉水。由于上厕所不方便,队员们尽量少吃、少喝,睡觉就睡在救灾车辆的驾驶室里。经过6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成为北京市支援“5·12”抗震抢险最早出征、最早抵达的一批工程抢险人员和大型机械设备。

到达灾区后,队员们马上投入到抢险工作中,抢险队配合各方面连续奋战66天,累计平整场地82.65万平方米、浇筑混凝土29.96万立方米、回填级配砂石28.36万立方米、拆除危房3.7万平方米、修建住宅等,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我是抢险大队的一员,我深感自豪。”在应急抢险大队中,没有人愿意过多地谈论自己。但走进这个集体,让人感受到的却是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个体。是他们,共同组成了这支“抢险铁军”。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深刻体现着抢险大队这个集体的宝贵精神。

无论是生死一线的抢险,还是寂寞无悔的坚守,经受多次抢险工作的历练,北京建工集团应急抢险大队在实战中锻造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守护首都平安,守护人民平安——北京建工集团应急抢险大队的故事仍在继续。

□本报记者 刘欣欣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