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流泪的鸡蛋
把幸福装在心中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泪的鸡蛋

 

第二节课结束,又到了学生营养餐时段。我坐在讲桌前批阅着刚刚收上来的作业,并不时地抬头望一眼吃得津津有味的孩子们。忽然,“啪”地一声响吓了我一跳,接着又是“啪”地一声。我环视一圈,只见南排最后一桌的两个学生低着头,偷偷做着鬼脸。我一声不响地绕到教室后面,看见纸篓里赫然躺着两个金灿灿的鸡蛋黄。我顿时明白了一切。

“谁扔的鸡蛋黄?站起来!”我厉声喝道。同学们齐刷刷地回过头来,一个个睁圆了眼睛不明所以地望着我。显然,他们被我突然的呵斥吓到了。

胆小的林辉低低地埋着头,慢慢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杨洋看见林辉站起来,也晃晃悠悠地站了起来,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

我慢慢平复了一下心情,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关于鸡蛋的真实故事。

那时候我刚升入三年级,老师说要用钢笔写作业,我兴奋地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放下翻晒麦秸秆的木叉子,走回屋拿出一支钢笔递给我,说是舅舅用过的。钢笔写出的笔道粗粗的还略有分叉,母亲用指尖把笔尖使劲捏了捏,写出的字迹仍是粗粗的。我撅起嘴。母亲说等攒够了一斤鸡蛋卖了钱给我买支新钢笔。听了这话,我撅起的嘴又笑了。

放学回家时路过小卖部,我看中了一支蓝色塑料壳钢笔,六毛五,正好是一斤鸡蛋的价钱。我赶紧跑回家扒着鸡蛋罐往里望,鸡蛋罐里的秕谷上面,只有一个白皮鸡蛋,孤零零的。我失落地看着母亲,什么时候能攒够一斤鸡蛋啊?母亲安慰我,这是芦花鸡下的蛋,很大,八个就称一斤,顶多十几天就攒够了。

从那天开始,母亲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去鸡圈捉芦花鸡摸鸡屁股,如果有鸡蛋就把它扣在竹篓里,下了蛋再放出来。

一天中午,母亲从地里干完活回到家,看见芦花鸡不见了,找遍了左邻右舍的鸡窝鸡圈,找遍了前街后街的麦秸垛,终于在玉米秸秆堆的夹缝里看见了芦花鸡,母亲一只手抓出鸡,另一只手伸进秸秆堆里一摸,额角的“菊花”立马绽开了,白花花的三个大鸡蛋!

母亲一边做饭一边炫耀:“怪不得前几天不见鸡蛋,原来丢在秸杆堆里了,今天咱是塞翁失马,因祸得福,一下子收获了……”

“扑通……”母亲话没说完,就昏倒在了灶台旁。我扑上去拉母亲,没拉动,赶紧喊人。对门的二伯母赶来把母亲扶起来,搀进屋里。说母亲干了一上午活,中午又顶着毒辣的日头找鸡,一定是中暑了,还说母亲血压太低,需要补充营养,最好是吃些鸡蛋喝些红糖水。

我凝视着母亲蜡黄的脸色,愧疚地垂着头。

“二嫂,鸡蛋不能吃!”母亲一声大喊,吓坏了二伯母。原来二伯母正在往锅里打鸡蛋,想煮给母亲吃。被母亲的喊声吓住,鸡蛋不偏不倚掉在了灶台旁的柴草堆里。母亲看着流散在柴草堆里的鸡蛋液,心疼得直咂嘴……

等到鸡蛋终于攒够了一斤,母亲把钱递给我时嘱咐道,一定要好好学习。我点了点头。

以前,我一直以为母亲对我的学习漠不关心,因为她每天忙着农活和家务。原来,母亲就像这鸡蛋,严实的外壳里包裹着一颗金灿灿热烈的心。

我望着纸篓里静静卧着的两个大鸡蛋黄,心底泛起一阵酸楚。我弯下身,小心翼翼把丢弃在纸篓里的两枚鸡蛋黄捡了起来,端端正正地摆在了讲桌的中间。杨洋和林辉垂着头,不敢朝讲桌上看,我隐约觉得,此刻,他们一定感受到了鸡蛋流泪的疼痛。

□缪金培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