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蓝领们觉得未来更有奔头”
期待更多老厂房“文艺转身”
劳模精神 进教材值得大赞
“哪吒月饼” 为何会热销
保护
网络互助平台 不能缺失法律监管
培养“名厨师傅”要创新作为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8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劳模精神 进教材值得大赞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率先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等6省市高一年级投入使用,其他省份陆续全面推开。记者注意到,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写入高中新教材,一线教师对此予以高度评价。(8月29日《劳动午报》)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些词语并非是高大上,且也并不离人们很遥远,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奋斗,才有了现如今的幸福生活。让这些精神进入教材,走进校园,乃至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当中,并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用诚实的劳动缔造美好的生活,这本就是教育的使命。

当然,让学生热爱劳动,不能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只停留于教材上。笔者以为,一则有必要让劳模和工匠走进校园,通过和这些劳模工匠们面对面接触,感知其身上的魅力,即便不是教材里的人物,也能通过他们讲述真实的成长经历,给学生们上好一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使学生体会到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等内容。

二则若有条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亲近劳模和工匠们。通过亲身体验劳模和工匠的工作学习及生活环境,让学生认识到“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总之,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入教材,值得大赞。正如有的一线老师表示,“这些文章编入语文教材很有必要,能使现在的‘00后’、 ‘10后’学生更好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期待进入教材的这些事迹,能够激发学生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并以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杨玉龙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