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有益探索
要让“救命神器”发挥作用
规范民宿发展 亟需补上监管短板
“降压”活动 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失职
对“恶意差评” 就该惩戒
满足员工“微心愿”也是正能量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1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要让“救命神器”发挥作用

 

近年来,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病率逐年攀升,每年约有55万心源性猝死病人,其中90%发生在院外,但是急救车往往无法在成功抢救心脏骤停的“黄金时间”赶到现场。由此,一种便携式的、可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医疗设备——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开始被推广。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面是公共场所心脏病猝死事件频发,一面却是多数AED沦为摆设。(11月14日半月谈网)

AED被称为“救命神器”,它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可以在生死关头把病人从死神的手里抢回来。统计数据显示,如果1分钟之内通过AED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救活概率为90%,每延迟一分钟救活的希望降低7%~10%。因此,在一些公共场所,如机场、车站等配备AED,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据媒体调查显示,AED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在一些地方,许多AED沦为了摆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许多人没有经过培训,不会操作,不敢轻易尝试。

AED既然被称为“救命神器”,就不应让其沦为摆设,应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由于AED大都设置在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因此,应该加大对这些场所的工作人员的培训,比如警察、公交司机等职业人员。如果这些工作人员能够熟练地掌握急救方法和急救设备的使用,当有人突然发病时,就能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施救,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救援的成功率。其次,还应该对配备AED的场所和数量进行科学的规划,让其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而避免资源的浪费。

让“救命神器”发挥作用,需要多措并举,除了扩大AED的覆盖面外,还要通过各种渠道让更多人学会使用它,这样“神器”才不会沦为摆设。□雨山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