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说天不离人 述古实寓今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说天不离人 述古实寓今
——“天坛传说”整理者背后的故事
徐志长(左)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李俊玲在电脑前整理资料
李维仲向游客讲解天坛传说
 

天坛作为皇家的祭祀场所,从建成的那天起,就担负起了人与天沟通的作用。在老北京人心中,它无限神圣而又充满神秘。而在人与天对话中,“天坛传说”应运而生。这些传说,包含着人们对天的敬畏、对善恶的评价,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天坛传说”却面临着后继乏力的困境。就在这时,三位老人担负起了收集“天坛传说”的任务。在他们的努力之下,2011年5月23日,“天坛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经过精心收集整理,《天坛传说》一书也顺利出版。是他们赋予了天坛传说“第二生命”,让越多来越多的读者认识到:天坛不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与文化传统的活生生的天坛。

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室举行祭天大典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据统计,明清两朝前后累计执政573年(始自1368年,终于1911年),共28位皇帝,其中就有22位皇帝在天坛举行过654次祭天大典。天坛,在老北京人心中的地位可谓非同一般。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的评语:天坛的设计和布局正是这些封建王朝合法性之象征。

天坛是皇家的禁地,对普通人来说,它是神圣而充满神秘的地方。天坛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极具深意。于是,从天坛开始修建时起,“天坛传说”就应运而生。这些传说,饱含着人们对天的敬畏、对善恶的评价,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五百多年来,它在京城百姓之间口耳相传、不断演变着……

然而,现代化的思维已经让人们很难理解古人的想法,利于“天坛传说”口口相传的条件逐渐随着人们搬入楼房而逐渐消失,天坛传说的故事也在悄然中慢慢消失……就在这时,三位老人默契地走在了一起,担起了拯救传统文化的责任,将一个个“天坛传说”收集成册,从而赋予了“天坛传说”“第二生命”,让这些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有了文字记录,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更直接了解天坛的途径,认识了一个“活”的天坛。他们就是东城区第二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李俊玲,天坛公园原副园长、总工程师徐志长,以及曾在天坛公园工作43年的李维仲。

醉心天坛

因“天坛传说”而结识

“要说“天坛传说”的收集工作是从何时开始的?这个可以追溯到34年前。”时任天坛公园副园长的徐志长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关于天坛的各种传说是天坛职工茶余饭后的最好谈资。“当时大家就觉得这些故事是天坛的文化宝藏,能不能把这些传说都收集起来呢?天坛在北京人心中就像人的根一样,而一个个由天坛衍生出的奇幻故事,正表达着人们对天坛、对天的一种特殊感情。”徐志长说。

意识到这一点的天坛职工,在1984年的一天,专门为收集“天坛传说”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他们把知道传说的职工和附近的居民都请了过来。八十多岁的徐志长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天的情景。“大约有二三十人,大家在一起聊了3天,所有的故事都记录在蓝格稿纸上,最后写了十几个本子。”遗憾的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天坛传说”的资料并没有保留下来。

2009年,时任崇文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的李俊玲着手“天坛传说”的“非遗”申报工作,便和徐志长一起,开始了更为系统的收集整理工作。

李俊玲从小就生活在天坛附近,对天坛自然多几分情感,“天坛传说”的传奇故事更是深深吸引着她。“当我听过徐志长如数家珍般地讲天坛在选位、规划和设计中如何运用到‘阴阳’‘五行’‘八卦’‘九宫’‘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文历法’等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以及发生在天坛的一些奇幻故事后,一下子被这些内容吸引住了。如果这些流传多年的传统文化消失了,后人都不知道这些有趣的故事,那他们对天坛的理解,以至于对古人的理解就少了一个很好的途径。所以,在2009年,“天坛传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荐时,当我知道“天坛传说”还没有相关的文字记录时,就自告奋勇地担当了这个项目的申报材料的撰写和整理工作,也为保存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出一份力。”李俊玲说。

接到任务后,李俊玲和徐志长马上行动了起来。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一天李俊玲忽然注意到一条微博,博主叫西门小楼201。这个微博里记载了很多关于“天坛传说”的故事。更加巧合的是,当李俊玲把这个微博的名字说给徐志长时,徐志长恰好认识这个“西门小楼201”——在天坛工作40多年的李维仲。

“我小的时候,并不住在天坛附近。我是讨活儿来到天坛的。”头戴一顶小毡帽的李维仲娓娓道来他与天坛的故事。李维仲是个爱听故事、爱琢磨的人。“平时没事时我就追着那些会讲故事的人讲天坛。我记性也特别好,听一遍就能记住,就这样我脑袋里的天坛故事越来越多。”李维仲笑着告诉记者,“天坛的故事多着呢,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在李维仲的脑子里似乎也建有一个天坛,每走一处就会有一个故事蹦出来,会讲大鼓的李维仲总能将它们生动地讲出来。

就这样,三位老人因为天坛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直到现在他们依然会时不时的聚一下,聊聊“天坛传说”,聊聊天坛的变化,天坛依然是他们话题的主角。

实地走访+史料核实

收集整理“天坛传说”

面对天坛几百年来相传的历史故事,三位老人开始了海量的素材收集工作。李俊玲解释道:“不少故事基本上是在周围的居民中通过口口相传,没有现成的材料可以依据。于是,我走访了天坛周边的‘老北京’,还通过街道、社区,发动居民们来崇文区图书馆讲故事。”李俊玲不记得自己翻阅了多少本书,反正跟“天坛传说”有关的资料她都会找来看,图书馆没有就在网上买,居民讲的故事她也会通过历史传记等资料进行核实,工作量可谓不小。

“在民间文学专家刘锡诚老师的指导下,我从寻找传说的讲述人到搜集传说素材,从把口述的传说变成文字到查找史料寻找传说的根源,从分析传说的类别特征到传说的传承关系,整理出比较有说服力的申报材料。在整个过程,我对天坛、对民间传说有了更深的理解。”李俊玲说道。

在整理“天坛传说”的过程中,李俊玲发现,一些传说所描述的事件是确有其事。比如“祈年殿着火”这段故事,在清代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光绪东华录》载“光绪十五年(1889)八月丁酉(二十四日)天坛祈年殿灾。”清吴庆坻所编《蕉廊脞录》中也有相关记载。由此,他们得出,天坛祈年殿着火是人们以史实为背景进行了文学加工,形成了一段传说故事。只不过传说中老百姓加入了很多自己的解读,并赋予了一定的神奇色彩。

在中国古老的文化中,“九”是用来表达无限大的极数。在天坛的建筑中,不论是建筑尺寸还是用材数量,九或九的倍数随处可见。而在“天坛传说”中“神童相助修圜丘”的传说,通过‘九九祭坛图’设计中数学家秦九韶派神童相助的故事,将不同时代的人物跟事件联系起来,一方面增加了趣味性,另一方面通俗易懂地将圜丘以形和数象征‘天’的寓意展现了出来。

随着研究整理的工作不断推进,李俊玲也深深地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每一个故事都打动着她。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就连天坛的古树都有美丽的传说。

天坛有众多奇异古柏,如今已经成为天坛的一大特色。这里既有明永乐年建坛时所植近600岁的侧柏,也有金中都“朝日大明坛”(日坛)遗存的少量树龄为800多年的古侧柏,以及清乾隆年间种植的柏树,树龄短的也有300多年了。这些古柏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形状各异,人们在围绕古树展开想象的同时,也赋予古树或人或神的性格,创作出了“九龙柏的传说”“天坛古柏林与佛肚柏的故事”“槐娘和柏郎”等传说故事。

在天坛的传说中,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甘泉井是怎么来的”和“天坛益母草的传说”,因为甘泉井和益母草是天坛里所特有的、独一无二的。《燕京今古琐闻》中有“北京著名水井之略历”一节,特别描写了天坛甘泉井。清诗人王士祯曾诗曰:“京师土脉水甘泉,顾渚春芽枉费煎。只有天坛石甃好,清波一勺买千钱。”天坛益母草更是北京人口口相传的故事。清吴长元著《宸垣识略》、清乾隆年间汪启淑著《水曹清暇录》以及清道光时所著《鸿雪因缘图记》对天坛益母草都有详细的描述。清宣统时的内务大臣金梁在《天坛志略》中也说,天坛内曾有益母草、沙参、天门冬、伞儿草四种特产的药材,其中以益母草最著名,专治妇科各病。明永乐年后,神乐署的道士把野生的东陵益母草,移到天坛里面种植,其在天坛生长起来。他们把草熬成膏出售,成了闻名中外的“天坛益母草膏”。于是在民间,人们就把这一过程进行演绎,从而形成了“天坛益母草的传说”和“苗笛仙和天坛益母膏”的故事。

“其实,“天坛传说”的每个故事基本上都源于一个特殊的史实背景,或地点、或建筑、或景物,经民间擅长讲故事的人编创,就成了脍炙人口的传说。”李俊玲说。

一本《天坛传说》

告诉你一个民间视野中的天坛

在对“天坛传说”进行探究中,李俊玲还发现由于讲述人不同,传说群体不同,最终同一个素材常常被演绎出不同的传说版本。

祈年殿地面中央有一块圆形大理石,上面的花纹是自然形成的龙凤花纹,好像一条行龙抱着一只凤凰,被人们称为“龙凤石”。关于它的传说流传也十分广泛,因而就生成了几个不同的版本。

一是景物版本。说是嘉靖修大享殿时,生于云南大理山中的百鸟之王飞凤在一块大理石上睡觉时被不知不觉地运到了天坛,成了皇帝的跪拜石,而黑龙的后代金龙被刘伯温施计安排在大享殿的藻井上。二人心中都有苦衷,夜深人静时,金龙从藻井上下来,与飞凤互诉身世,抱在一起,不想此时嘉靖进行跪拜礼。此时,金龙想回到藻井上去已来不及了,于是便永远与飞凤一同留在了这块大理石上,而这块凤石也就成了“龙凤石”。

另一个版本则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金龙和玉凤”。说的是金龙和玉凤是一对青梅竹马的伴侣,他们在西北的一座大山里,发现一块非常漂亮的石头,他们一个用爪、一个用嘴,使劲地磨,磨出了一块圆圆的、亮晶晶的宝石。不想这事儿被皇帝知道了,一定要取之。于是派人趁金龙和玉凤去找水喝时,把宝石运到了京城。金龙和玉凤回来见没了宝石,便四处寻找,最后在祈年殿里找到了,因为特别累,就在这石头上睡着了,没想到这时皇帝来了,一下跪,把二人永远地跪在了石头上,再也飞不走了。

此外,时代变迁也是造成传说版本不一样的重要原因。李俊玲以“七星石”为例介绍道:早年神乐署的道士们传说,这是嘉靖皇帝放在这儿的几块镇压风水的石头;天坛作为公园开放以后,人们根据“七星石”的传说,把它们说成是天上的北斗七星,或者说是天上的七块陨石;后来公园的管理者把它加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说它们象征泰山七峰,而旁边那块小石头是乾隆那会儿加的,象征长白山,代表满族,其中更深的寓意是中华民族的统一和谐。

同时,为了让人们更全面地理解天坛文化,传承好天坛文化,他们专门收录了“坛根儿”一章。“坛根儿是老百姓对天坛周边地区的称呼。以天坛为中心,北有金鱼池,西有天桥,东有法塔和四块玉,南有筒子河,这些地方俗称坛根儿。在这里也流传着很多传说故事,像《金鱼池和龙须沟》《沈万三脚跺金鱼池》等故事,它们更直接的反映了百姓对生活的期望,它们吸收进来更好的丰富‘天坛传说’。”说到他们对整理天坛传说的考虑,李俊玲如此解释道。

“天坛传说”对老百姓来说是有生命的——会生长。它见证着历史,同时也纪录着天坛的每一个历史瞬间。于是《天坛传说》中不光收录了明、清两朝的神秘故事,还囊括了一些现代发生在天坛的一些故事。曾接待过百余位国家领导人和文化名人的徐志长,把这些风云人物游览天坛时鲜为人知的珍贵故事记录了下来。“比如开国大典前毛泽东访天坛的故事、美国前总统里根夫人南希天坛智答记者问、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参观天坛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很有趣,它们以后也会成为历史。”徐志长说。

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

让年轻人了解深厚的“天”文化

在他们的努力之下,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由北京市崇文区申报的“天坛传说”入选。2011年5月23日,“天坛传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列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经过多次修改,多次的查证,最终《天坛传说》一书在2012年5月正式出版。书中从建坛、景物、故事、坛根儿、人物5个角度,收录了传说故事50篇,保留了传说的不同版本,还在有史料记载的传说后,附上了相关“正史”,从而帮助读者更完整地理解“天坛传说”。

让李俊玲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本书一进入市场,就受到了读者的喜爱。目前,《天坛传说》的第一版已经全部售罄了。在这次“天坛传说”的收集过程中,他们不光出了《天坛传说》一书,还留下了与之相关的影像视频资料,从而声情并茂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天坛传说”。

虽然说“天坛传说”已经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李俊玲、徐志长、李维仲却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为了让更多人走进天坛,了解“天坛传说”,他们走上了更广阔的平台。

“看到大殿中间、台阶下的那块石头了吗?那就是龙凤石……”天坛公园祈年殿的围栏外面,一群游客围着一位老大爷,只见游客应声朝着老大爷手指的方向看去。这是李维仲正绘声绘色给人讲“龙凤石”的故事。“祈年殿着火的故事”“天坛益母草的传说”……空闲之余,给游人和街坊四邻讲“天坛传说”,是李维仲最惬意的时光。

徐志长则把“天坛传说”带进了首都博物馆的“乡土课堂”讲座和央视的《文明之旅》栏目。李俊玲在给小学的孩子们讲课外课程时也会讲天坛传说,“我给孩子们讲建圜丘坛的故事,讲数学家秦九韶如何显灵,孩子们特别爱听,也让孩子们懂得了九这个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寓意。”李俊玲说。

如今,《天坛传说》已成了导游了解天坛的一本必备课程。此外,在天坛公园微信公号上,会不定期推送“天坛传说”;有的旅游网站还将“天坛传说”作为游客进行北京深度游之前的热身;北京交通台为“天坛传说”制作了相关节目……

□本报记者 杨琳琳/文 彭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