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视窗
3上一版  下一版4
 
楼门里的会客厅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3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楼门里的会客厅

布置温馨的楼道成了一道风景,很多走亲访友的外人也拍照发朋友圈。
邻居的大妈们聚在一起为布置楼道共同创作。
居委会征集来的优秀作品在展览投票后,统一上墙。
“仁爱之家”“康健之家”“儒雅之家”“贤孝之家”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
楼道里的每一件作品都是社区居民亲手制作而成的。
 

楼门里还有会客厅?没错,您没听错。在海淀区紫竹院街道正在打造的文化楼门建设中,一个个既高大上又接地气的楼门会客厅相继亮相,焕然一新的楼道整洁有序、居民的书法摄影手工等作品上墙给楼道增添了文化氛围。

在韦伯豪社区,5号楼4个单元门已经被改造为“文化楼门”,分别命名为“仁爱之家”“康健之家”“儒雅之家”、“贤孝之家”。

走进楼道,里面挂着社区里老人、小孩的书法、摄影、绘画、布艺作品,足有几十幅,有腊梅报春、仕女图、万马奔腾、福字临门等。“这些作品由居委会经过广泛征集并进行展览投票后,统一进行装裱上墙,是楼门邻里对外的一张友好名片。”紫竹院街道社区建设科科长王素云说。

韦伯豪社区83岁的蒋阿姨为此还特意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自创了一首小诗,“楼门文化如佳话,居民作品墙上挂。心系邻里相和睦,互相关爱如一家。”老人说,通过开展“文化楼门”建设,楼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楼道里没人乱堆东西了,小广告也没了。脏乱差的时候没人管,现在干净了,漂亮了,大伙都自觉维护,邻里间矛盾也少多了。”

王素云介绍,街道还打算在韦伯豪2号楼打造居民会客厅,引入快递服务、24小时菜柜等便民服务,增设沙发等设施。此外,在建设8个“文化楼门”的同时,下一步街道还将加速推进剩余12个社区的“文化楼门”建设,力争年底前实现22个社区全覆盖。

□本报记者 白莹 孙妍 摄影报道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