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十三陵边 曾有北京大学“200号”
《兰亭集序》中的 “错别字”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3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三陵边 曾有北京大学“200号”

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百万次的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在此研制
 

北京大学昌平理科分校位于明十三陵附近,最早筹划于1959年。当时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工程号是60—200工程,所以北大师生习惯称之为“200号”。当年面临国外封锁,共和国计算机事业最早迈出脚步的,正是这个地方。

陆平校长想办“太学”

北大为什么会在昌平找地方新建校区,这应该说来源于陆平当年的一番雄心壮志。1957年10月,陆平从铁道部副部长任上调到北大任党委书记、副校长,1960年3月以后任校长。怀着对母校的深厚感情,他提出“要把老北大、老清华的好传统继承下来”。

北大老同志都知道,陆平同志那时候有个响亮的口号叫作“办太学”。所谓办太学,这当然不是要复古,而是表示北大应该办得更高一些,北大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大学,应该建设成为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高水平、高规格的研究型大学。

陆平十分重视北大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在1958年提出了北大的教学改革思路,提出要把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1960年,高教部和北京市委为了满足国家建设需要,要求北大迅速建立一些新兴学科,北大很快建立起计算机技术、空气动力学、原子能物理、世界经济、地球物理等一系列新兴学科和专业,计划为国家培养这方面人才。

陆平设想,北大无论在学科建设还是校园规模上都要超过当时的莫斯科大学,而北大海淀校区的规模远远不够。1959年他主持编制《关于北京大学发展规模和五年基本建设的报告》,报送教育部和北京市委。市委也认为北大海淀校区四周已无发展余地,学生太多,搞尖端技术也不好保密,建议在远郊区另觅新址建设理科分校。

200号一期、二期工程为一万学生的规模,35万平方米的建房面积(不包括家属宿舍),总投资5千万元,1960年开工,要求在3年内基本建成。

首都高校在郊区最早分校区

北大理科分校位于昌平十三陵龙虎山附近的西山口村,可以说是首都高校在郊区最早建立的分校区。1960年初开始征地等前期工作,1960年冬,昌平分校教学大楼及市政配套工程全面开工。

当时正处困难时期,物资供应十分紧张,陆平亲自找国家物资局局长袁宝华,使分校建设的国拨材料得到充分保证,有的还是建人民大会堂的剩余材料。连当时十分缺少的铜、铝等有色金属也都满足了分校建设的需要。

那时交通很不方便,坐车从北大到昌平200号要有一个小时的路。考虑到师生和总校的联系问题,陆平请求铁道部为分校建一条铁路分线,让师生从海淀清华园火车站上车能直到分校门口。陆平亲自组织1957、1958级同学艰苦奋战,忍饥挨饿夯地基,完成了支线的铺轨任务。可惜在1964年北大社教运动后期被拆除了。

200号一期工程完成后,1961年因三年的暂时困难,教育部指示北大昌平分校建设暂停。1963年国家经济形势好转后,5月学校让无线电子学系、技术物理系、数力系的力学专业师生等1300余人迁往200号理科新校址上课。200号培育了一大批骨干,成为1978年北大建立全国高校第一个计算机科学系的基础。

到1965年国家开始大三线建设,北大又在陕西建汉中分校(653分校),昌平理科分校的建设没有再继续进行下去。

清华大学在昌平南口也有个200号,是工程物理系的核研究所,1958年9月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在这里开始投入运行。

共和国计算机事业在此起步

谈到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不能不提北大200号,共和国第一台每秒百万次大型集成电路数字电子计算机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石油勘探打井出油率比较低,原因是数字处理技术落后,误差较大,当时还面临美国和西方国家对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封锁。1969年11月27日,驻北大宣传队指挥部和校革委会向国家计委、四机部军管会和市革委会写报告,接下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国家任务——为石油部研发试制集成电路每秒运算上百万次的大型通用集成电路电子数字计算机(俗称150机)。

150机于1972年底组装调试完毕。1973年一个春天的早上,经过一整夜调试,150机在一个凌晨唱出了《东方红》乐曲,用扩音喇叭放出去时,整个200号都沸腾了,大家高喊着:“150机研制成功了,能够唱《东方红》了。”

1973年5月,计算机从昌平搬到河北徐水进行考核。当时合同规定150机平均稳定运行时间为8小时即可达标。先后共进行了三次“考机”,最后一次“考机”,平稳运行时间竟达69小时,大大超过合同规定的指标。7月4日,150机出厂,石油部非常满意。该机开始是为石油工业地震勘测的需要设计制造的,但它后来也适用于工业、农业、气象、科学研究等部门各种大型的数据计算和数据处理。

1974年4月,150机又成功处理了我国第一条数字地震剖面,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被称为“争气剖面”。

1974年,日本富士通公司曾第一次派代表团访华,进行计算机技术交流。一下飞机,日方就提出要和150机研制人员座谈。日方对150机系统的技术,特别是多道运行操作系统设计感到震惊,让他们看到了150机系统的国际水平,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由于诸多原因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北大昌平分校并没有完全建成和投入使用,但在这里诞生的150机和我国第一块1024位MOS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项目却应该说是那个年代的“超级工程”,留下了共和国创建计算机事业的最早脚步,成为国家记忆里的难忘一页。摘自《北京观察》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