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把绘画艺术传播得更广
《好久不见》
《南方有乔木》
北影节将展映法国女星于佩尔两部新片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于航:
把绘画艺术传播得更广

 

近日,记者走进了于航的画室静观他的作品,让人深深地体会到爽心清澈与神游之感,也感触到了宁静。作品可以反映出画家本人的心境,这也正好印证了于航的生活与历程,以至形成了一幅幅的养眼之作。

于航接触画画的时间较早,16岁就跟随北京画院的彭培泉先生学习中国花鸟画,此后研习中国画、人物画。在学习期间,他并没有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而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一名绘画从事者,他更希望把这门艺术传播得更广。

在于航就读的职业高中美术学校,那一年毕业的同学有80多人,到目前为止基本都改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许多同学又想继续拾起学生时代的绘画技能,可已经断了许多年,对绘画技巧欠缺了许多。于航是坚持从事绘画专业的两三个职业画家之一,对还想拿起笔的同学,于航给予了大力支持和耐心的帮助,每当有空闲的时间,就组织老同学写生,给予指导。

从2005年开始,于航被中央美院委派去山东淄博市培训当地的成年人绘画技能,主要教人物线描写生和水墨人物写生。一去就是3年,学生大部分都是成年人,有的比于航年纪还大许多。3年来,于航住在山东学院的宿舍里,除了节假日回位于北京的家,基本上每天白天给同学们做完示范和讲解后,晚上还坚持去教室与同学们一起研究并解答问题,对学生有问必答,示范讲解难题。

对于老师无私的付出,同学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感激。有一个班带了两年,结业后全体同学为老师组织了答谢晚宴,大家都很激动,难分难舍。“许多同学给我带礼物,不收都不行。其中有一个学生大我好几岁,家境也不是很好,但学习非常认真。分别时,给我背来一大袋子山东粉皮,这是他老伴儿几天来一张一张为我做出来的,让我也十分感动。东西不贵,贵在一片真心、一片情谊。”回忆起当年师生之间的情谊,到现在于航还是历历在目。

于航先后画了十几年的花鸟和人物,现在主要画山水。经过不断努力,他探索出了独特的艺术视角——“凝於灵境”这个主题。“主题是一个艺术家一生要寻求和挖掘的最重要的内容,也就是艺术发端,它是一个艺术工作者能够成为艺术家的必要条件。这就是艺术个性,不与人同的艺术个性。”于航表示:“今后,我可能会一直围绕这个主题去研究、探索,并不断去完善这个主题。这是一条不断提升和探究的路,没有尽头,永无止境。这也是在不断鼓励自己要更上一层楼的动力,要在实践中充实自己,将来才能取得更大成绩。”

□本报记者 周美玉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