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三克药丸 责任千金
扎根山区 悬壶济世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3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克药丸 责任千金

张冬梅
同仁堂安宫牛黄丸“非遗”项目传承人
 

有一颗小药丸,它被中医奉为救命“神药”,这颗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药丸,时至今日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手工制作技艺,它就是中药“温病三宝”之首的安宫牛黄丸。而制作这一颗颗救命丸的就有安宫牛黄丸“非遗”项目传承人张冬梅。

她17岁进同仁堂,如今手工搓丸一次成型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然而,刚进厂当学徒的时候,她可没有这么牛。说起如何从学徒成长为传承人,张冬梅说:“我是接我母亲的班,和中药传统制剂之一的丸剂打了36年的交道。”

丸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小小一颗药丸,包含了十余道工序:研配、合坨、制丸、内包、蘸蜡、打戳、外包……张冬梅说,别看有的工序简单,这里头每一道都有门道。

记得刚进厂时,张冬梅从学徒做起。实习“轮岗”的一年间,制剂、研配、合坨、制丸,她对厂里各车间的工序都有了全面的了解。

也巧,张冬梅实习期间,正赶上制剂车间“搓安牛”。她说:“师傅说我很幸运,很多人来实习,都没赶上。那会儿订单不多,一年也就几千丸的订单。而且都是纯手工,搓‘安牛’其实跟包饺子一样,我搓了一个月的‘大条’,按重量分份儿,再把一份揉面团,打成条,把条放在‘搓板’上压出丸。”

搓大条,别看容易但很有讲究,均匀度、光泽度都有标准。“那会儿,我觉得自己搓的差不多了,师傅一看,揉回面团接着搓,泄气急了。”张冬梅说,看着别人搓板出丸,觉得有意思,就跟师傅说想去试试。“记得那会儿吃午饭,我第一个吃完,然后跑回车间,开练搓板。结果更是不成。”最后,三个月的制丸车间实习期过后,张冬梅一项都没合格。

一年后,张冬梅被分配到包装车间,裹金、包玻璃纸、扣皮、蘸蜡、打戳、外包……一干就是8年,基本上手艺都学到手了。由于工作出色,被调配到制丸车间。这下子,张冬梅乐了,终于可以接触到制作“安牛”的机会了。

她还记得实习时,打条是她接触“安牛”的第一道工序,但是并没有合格。张冬梅笑着回忆说,“那会儿我打出来的条都不是很满意,后来就天天回家搓面去,那阵子我们家天天吃面条。”

“越难干,我越得练。”在过了打条关之后,张冬梅有机会开始学习最关键的搓丸。“一开始我自己还不敢,有点害怕,怕自己搓不好影响工作进度,后来别的师傅搓丸的时候,我就在旁边称重差,斜眼偷瞧,看人家怎么搓的。天天去搓,天天练,后来终于干了一段,让我上手了。最高的时候同时搓过八根。”

由于搓丸对力道的要求极高,张冬梅每天都要重复一个动作:胳膊端着,腰得挺直,这一天下来,腰酸背疼成了常态。

功夫不负苦心人。2005年前后,同仁堂亦庄分厂成立,干活踏实、技术全面的张冬梅被任命为“安牛班”班长。但她并没有骄傲,而是带着班里的人把好自己的这道关。

上任后的张冬梅,觉得肩上的担子更沉重了。张冬梅常说:“咱做的是救命的药,你一个人差不多,十个人差不多,那就差远了,救命药还能救命么?来不得半点马虎。”

36年间,张冬梅在制丸车间练出了一身手艺。退休后,她被返聘,现在带徒弟。为确保“手工搓丸”这一同仁堂传统手工加工技法能够很好地传承下去,张冬梅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班组职工。她不仅将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等细致地讲给大家,而且手把手地指导职工们练习。

按照张冬梅教授的内容,班组职工在实践中细细体会着这其中的门道。经过刻苦练习,目前,“安牛班”的全体职工已经都能够掌握这项技术了。

几年来,“安牛班”的成员以争当“全能操作手”为荣,通过换岗学技术、练技能的方式,全面提高了岗位操作技能,很多人先后考取了中药固体制剂中级工、高级工和技师的职业资格证书。

采访结束时,记者礼貌地握了一下张冬梅的手,厚实且粗糙。不由自主多问了一句,她却轻描淡写地说:“我们都这样。”只见一双指尖有老茧、布满深深掌纹的手,就是这双手做出了同仁堂的拳头产品——安宫牛黄丸。她每天重复着研配、刷油、称药等一道道工序,药丸的黄褐色已经沁入了她的掌纹间,如同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早已刻在她心中。

□本报记者 白莹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