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彩虹”照亮心空
年的声音
■征稿启事
家风的传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风的传承

 

父亲生于1938年1月18日,农历腊月十七,属牛。1963年,父亲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老师希望他能读研或留校工作,而父亲响应党的号召,同时也考虑到家庭负担,自愿回到石家庄地区的灵寿县工作,当了一名农村教师。

灵寿县是晋察冀革命老区,是国家级贫困县。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形容这里“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走路靠双脚,半年不洗澡”。面对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年轻的父亲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在政府支持下,与当地父老乡亲一起发扬“愚公移山”的创业精神,石料上山采,教室自己盖,硬是在山坡上建起了一所乡镇中学。教育局领导觉着父亲既有文化又能吃苦,为人实诚、待人和气,是乡村中学最需要的老师,便任命他担任了中学校长。父亲明知这是一份苦差事,但为了改变革命老区孩子们上学难的困境,他还是接受了组织的重托,在贫困山区工作了将近10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培养出了这里的第一代高中生、大学生。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照顾家庭困难,父亲从200里外的太行山区调到了30里外的冀中平原,回家的路总算近了些。在我记忆里,父亲经常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蓝色粗布衣服,骑着一辆老式加重的飞鸽自行车,每到周末都回家来看我们,有时还带点糖果、点心。有一次,父亲带回来一盒酥糖,我们兄弟几个刚要抢着吃,父亲却拦住了,认真地说:“咱家是忠孝传家,有了好吃的要先想着长辈,快给爷爷送去。”

1977年,是百万学子的一个春天,这一年恢复高考了。辍学多年拿起锄头务农、拿起斧头务工的一批青年,又燃起了上学读书的梦想。课本就成了当时最紧俏的资源。每到周末,我家里经常有来借书的或者来找父亲辅导数学课的青年,父亲也总是有求必应,每次回家都能带回他们需要的课本或复习资料。母亲会早早地烧上一锅开水,把两只柳编暖水瓶灌得满满的,再把几只粗瓷大碗摆在堂屋的桌子上,迎接上门求师问教的学子。那一年,经过父亲辅导,有一人考上了师大,有一人考上了地区财校。

2014年10月28日,我正在中南部铁路通道工地出差。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我出差期间,父亲与世长辞了,给我留下了终生的遗憾与愧疚。

父亲与病魔斗争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受尽了病痛的折磨。在医院住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病情却不见好转。虽然我们对父亲隐瞒了病情,但父亲却仿佛意识到了什么,要求我们把他接回老家。出差前,我守在父亲病床前,看着父亲病情稍微稳定了一些,对他说,领导派我趟差,过几天就回来陪您。父亲用微弱的力气慢慢睁开眼睛看着我,轻声问:“去几天啊?”我回答:“两三天吧。”父亲点了点头,又闭上了眼睛。万万没想到,这竟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后一句话。父亲走时,我没能守在父亲身旁,内心深处感到无限的愧疚与自责。我想,父亲一定会理解我原谅我。因为父亲从小就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他说过,自古忠孝难两全,给公家做事要对得起领导的信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乡亲们给父亲送了一副挽联:一生勤俭教书育人,百世敬仰万古流芳。父亲虽然没有留下多少的财富,却留下了不朽的精神,不管贫穷与富贵,卑微与显赫,都要做一个老实人厚道人。

□张世永 文/图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