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家门口的公共空间要变啦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18年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门口的公共空间要变啦
政协委员建议:改善公共环境要多听公众意见
 

家门口没地儿遛弯、没啥花花草草,这可能是不少住在中心城居民的苦恼。近日,北京市发改委牵头制定了本市《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方案》,在东西城启动了10个试点项目。通过加大市政府投资支持力度、创新审批工作流程等方式,高水平、精细化打造一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样板工程,通过小而美的改造提升使有限的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地体现居民需求。

【调查】

期盼公共空间更人性化

根据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建设指导性图集》,城市公共空间指可达性良好,尺度宜人,以步行为主的场地、相关设施及相邻建筑(构筑物)。按照环境要素的空间位置及专业组成,城市公共空间共包括7个方面22个小项,比如步行空间、沿街界面、绿化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公共艺术、建设项目与公共空间的衔接等。

记者采访中也专门倾听了市民的声音,居民们针对生活圈子的公共空间有期盼,有怨声,还有建议。大部分居民表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治理、改造,一方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百姓生活宜居的体现,是一个值得点赞的工作,希望政府能够把好事做好,让公共空间真正发挥作用。

“我没有高要求,就是希望小区附近能多一块儿休闲的地方,小孩子玩耍能和广场舞大妈们分开,互不影响。”家住南城的刘女士住在一个老旧小区,她反映,小区外面的休闲广场不但设施老旧,随着广场舞队伍的壮大越来越拥挤了,经常出现孩子们在跳舞大妈之间骑滑板车窜来窜去,撞到人的现象。“矛盾、纠纷越来越多,居民们迫切希望疏解整治,能腾出一块地方来。”刘女士说。

郑华所在的小区附近倒是有一处微型公园,里面有不少健身器材和休闲设施,但因为缺乏管理和维护,设施陈旧,加之位置原因,公园的人气不旺。郑华提出,不管是市政部门还是街道都在为拓展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而绞尽脑汁,其实很多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并不大,甚至闲置。“如果城市公共空间没有经过合理的设计或者缺乏基本的维护,就无法满足居民的日常需要,所以,建议相关部门在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把人文理念注入进去,使其更合理更实用。”

记者采访中发现,老人们更渴望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提升。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由于公共空间不足,日常的户外活动非常局限,很多老年人逐渐失去了户外活动的兴趣,下楼和邻居聊聊天、打打牌成了固定活动。“不愿意出去遛弯,一出门就上马路,太乱!”市民韩大妈说,如果能整治,最好能让人行便道宽一些,或者把行人和车辆隔开,安静了,也安全了。而且老年人腿脚不好,最好多安装一些户外座椅。“如果那样的话,可以让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室外活动。”韩大妈畅想道。

【建议】

改善公共环境要多听公众意见

北京市政协城建环保委员会一直非常关注城市公共空间治理问题,2016年还专门针对“城市公共空间”开展民主监督、协商议政活动,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对难点问题的沟通、配合,发挥了积极性有效的作用。当前,全市在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同时,也在着力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委员们建议多听公众意见,环境提升的同时更方便、宜人。

城市空间设施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宏观策略上来讲,要努力形成“综合部门规划好、行业部门配合好、执法部门规范好、权属单位尽责好、公众参与互动好”的工作治理目标体系。

作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智囊”,市政协委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郑实提出,城市公共空间整治应在设计上下功夫。过去那种城市用地粗放,功能单一,只重视对大范围的区域进行规划控制的理念正在逐渐改变,现在更多的是对一个街区的规划、打造,这就需要对每一条街道、每个街区和每个城市的公共空间进行精细、方便、宜人的设计。

郑实建议,既然是改造公共环境,就要推进城市公众意见的形成和参与,让真正的使用者参与到规划设计中,使城市设计做到真正为市民创造宜居的生活,关注公共空间能够营造出的方便、宜人、精致的作用,真正能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

针对城市公共空间设施的改造,委员们调研发现,当前北京市的城市公共空间设施存在着过多过滥的现象,本市共有公共服务设施7大类42种约50万件,其中七成以上设置在城六区,有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存在公共安全隐患、造成资金和空间资源的浪费等3大问题,已成为影响首都环境和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

究其问题原因,市政协调研认为首先是政策法规尚不完善,比如缺乏具体的处罚措施和裁量标准,报刊亭、早餐车多数改变经营模式,转租、多道手出租、设置点位脏乱、整改后反弹等问题严重;其次是设施标准陈旧,设置不规范,有许多部门行业擅自设立公共设施,且后续管理缺位;第三是权属单位多头,本市公共空间设施涉及30余个部门、100余个产权单位,有的广告利益、商业利益大于功能使用;还有就是设施设置随意性强,管理理念滞后。

对此,市政协建议,健全政策法规,进一步明确设施种类名录、设置要求、容貌标准和管理规范;构建综合管理体系,明确主管部门职责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公共服务设施物联网信息管理平台,完善空间设施数据库,全面落实电子编码管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对于一些使用率高的公共设施,可公示管理人和联系方式,接受群众咨询、建议、投诉等,建立起群众性的发现问题机制和监管机制等。

【做法】

多方联合问计

合理制定改造方案

去年3月初,本市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试点相关工作全面启动,市发改委着手起草试点工作方案,并委托北京工业大学作为第三方课题组,有序推动试点项目的前期调研和概念性方案设计;9月底,《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方案》正式获市政府批复同意,历时7个月。在此期间,市发改委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原则,多层次对接属地需求,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市发改委副主任杨旭辉带队调研,组织东城区、西城区规划国土、城市管理、园林绿化等部门和属地街道、社区居民、专家等开展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试点工作座谈研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深化研究论证。

市发改委和课题组联合,对东西城区上报的20多个意向性项目逐一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属地政府和周边居民意见,并初步选取10个示范工程试点项目。之后,课题组针对10个试点项目再分别开展专题调研。

课题组成员、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院规划所所长王峥介绍,每个示范工程试点项目前后需进行四轮左右的调研。首先是现状调研,摸清居民的需求和空间的特点;其次是民意征求,了解居民对设计方案的意见;第三次是公众参与,将修改后的方案向居民宣讲,并展开座谈,确保老百姓都对自己家门口将要发生的改变知情;最后一次是征求民意的公示。多次调研的最终目的是做出“老百姓满意”的方案。

【进展】

首批试点项目方案出炉

根据《方案》,会给居民们带来哪些便捷?公共空间又有哪些变化。记者也从市发改委了解到首批出炉的试点项目的概念性设计方案。其中的项目,可谓各有特色。

在东四南历史街区中,居民普遍反映缺乏公共活动场地、缺乏绿化、电线杂乱等问题。针对历史街区本身活动空间就很局促的问题,课题组对一些“小微空间”进行了重点改造,对一部分市政设施进行了“线杆入地”等整理设计,梳理出来的小空间作为休憩、绿化空间,利用“小而美”的空间解决居民活动场所不足的大问题。

地铁7号线桥湾地铁站东南口,紧邻两广大街,是通往前门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重要入口,附近有公建、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这里来往的有胡同居民、学生、家长、游客、行人、职员等等。课题组利用地铁站出口附近消极利用的空间进行改造提升,增加座椅、文化宣传栏等驻留设施,改善重塑交通秩序。

还有,根据周边居民反映缺乏集中的活动场地,课题组利用地铁5号线磁器口站西南口边角空地打造“迷你广场”,布置座椅、遮阳设施、文化宣传设施、文化雕塑、标识牌等便民设施,成为附近居民的公共活动场所。

据了解,目前,10个示范工程试点项目正有序推进,其中东城区胡家园老旧小区社区公共空间提升项目、西城区南新华街环境整治景观提升项目2个项目实施方案已于近期获批,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拟安排资金约6000万元。

□本报记者 盛丽 孙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