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汗水融在探矿工地上
扫 码 时 代
衣摆下的百年风潮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衣摆下的百年风潮
——读赤桦《衣不蔽体》
 

张爱玲写过一篇《更衣记》,叙说自己对民国时期男女着装的观察。她厌恶满清三百年统治之下四平八稳的沉着气象,“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女子的本身不存在了,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

着装的四平八稳,源于政治的闭关自守,对固有旧秩序的维护。民国初期,女子衣着“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它的表现形式有时候是极端的,那些奢靡挥金的名媛淑女,那些妖娆作态的月份牌模特,那些烟视媚行的青楼倡优,固然是一种新鲜空气的涌动,亦是被压抑太久之后的人性的自由追求,繁花盛景,欲迷人眼,“我们各人住在各人的房子里”。

张爱玲是细致且尖刻的,一语道破了服装与政治的关系。难怪赤桦要在《衣不蔽体》里屡次引用张爱玲的话,然而赤桦终究要叹息,即便是爱玲也未免落了俗套。胡兰成与张爱玲第一次约会,那天她穿了“宝蓝绸袄裤,戴了嫩黄边框的眼镜”,袄裤正是爱玲批为“平稳”的服装,“嫩黄边框”的眼镜倒是带出了低调的时髦的气息。这大约就是张爱玲对胡兰成的态度吧。开明叛逆的女子,处在男权社会体系的位置上,仍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放到了低处。

服饰现象,绝不只是简单地改变款式和材质,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穿衣打扮?

《衣不蔽体》副标题名为“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服饰与身体”。从标题的语境来看,具有文化符号学的含义,揭示服饰发展背后的历史与社会因素。法国符号学者罗兰·巴特曾批评服装史脱离社会史“自成一体”的封闭研究模式。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弗瑞德·戴维斯认为,时尚演变遵循着某些内在的逻辑,当服装内部的自身结构遭遇剧烈变动的外部环境时,它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和调整。赤桦任职新华社,长期从事中英文深度报道,曾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教授。她的认知思维和写作模式综合了中西方的思考角度。

《衣不蔽体》跨越百年,动荡起伏的二十世纪,就在衣摆扬起的微风里,徐徐展开。除了文字书面材料,本书采用了大量的影像图片。作为比较直观的视觉对象,恰当的精选图片的展示,效果要比大量文字描述更佳。这些影像资料主要来源于旧照片、老广告、月份牌、时尚杂志插图,其中不少由老树、晏复茵等收藏家或摄影师提供,既包括满清贵族妇女、宋氏三姐妹,阮玲玉等民国影星,也包括纺织厂女工、公社社员、摇滚青年、普通学生。从晚清到20世纪末,改良旗袍、中山装、西服、涤卡干部服、布拉吉、军装、喇叭裤、蛤蟆镜、健美裤、牛仔衣……每一种服饰装扮,都会带动我们对一个时代的整体记忆

张爱玲说:“时装的日新月异并不一定表现活泼的精神与新颖的思想……在政治混乱期间,人们没有能力改良他们的生活情形。他们只能够创造他们贴身的环境——那就是衣服。”然而,张爱玲毕竟还是简单了,很多时候,这个贴身环境不但不能创造,人们还不得不附庸于“国王的新装”。这个道理,经由赤桦这部《衣不蔽体》,得到了更加详细的诠释和更加持久的追索。

□林颐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