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文苑
3上一版  下一版4
 
散文
记忆中的家乡年
我读黄河
插竹 宽心 感时 涂鸦
随笔
剪不去的旧时光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剪不去的旧时光

 

一面镜子,一个洗脸盆,一把梳子,几个电剪推,一个长长的打磨刮胡刀的皮,几条稀稀的白毛巾,还应该有一个煤球炉子……这大约就是街头理发师——剃头匠的行头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街头巷尾总可以看见他们的身影,一把高凳坐着一个老头或娃娃,一个大围裙围着全身,小娃娃不情愿地缩着脖子直挤眼又咧嘴,老头惬意地眯着眼睛,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剃头匠的话,剃头匠手里一边忙活着,一边和顾客拉着家常。

那时人也不讲究,讲究的人也不在街头的剃头匠这里理,左右扭着脖子,对着镜子,然后用手摸摸腮帮子的胡茬茬,“中中,手艺还不赖哩!多钱哩?”往往是一手交钱,当场清。

最难伺弄的是那些小娃娃 ,常常是坐在妈妈或奶奶的身上,一边好话儿逗哄着,可是小家伙就是害怕,俩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瞧着那把剪刀,好容易哄好了,可等你一上剪子他咧着腮帮子就嚎,弄得剃头匠手足无措,赶忙停下来,和孩子家长一块说好话,递玩具,一摸口袋还有块糖赶紧递给孩子,小家伙的嘴里含着糖,眼睫毛上还带着泪珠珠,这边三下五除二,赶紧利落地把活干完。然后递给小家伙镜子:“瞧瞧,好看不?”小家伙含着糖,“噗嗤——”一声咧开小嘴又笑了,红扑扑的脸蛋子上还有刚才的泪痕。

老太太们才不舍得花那个钱,一般都是自个儿在家洗洗头,擦半干了,找个有眼光的嫂子,拿剪刀咔嚓地剪一圈,手艺好的不亚于街头的剃头匠,也有手艺差的,深一剪子浅一剪子的,让马大娘扯下毛巾直嘟噜脸:“剪得跟狗啃的一样!”拿剪刀的李婶子涨红着脸直搓手,跟在屁股后面赔着不是。

如今,街头门面装潢奢华的发廊越来越多,什么 “青丝坊”“发源地”“波丝弯”……街头理发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剃头匠也成了那些发黄相片中的模样。可是那些斑驳的记忆总会时不时像鱼一样吐几个泡,盘亘在我们的脑海,那暖阳下惬意的微笑,那挂着泪蛋蛋的哭嚎和噗嗤一笑的萌状,都慢慢成了生命长巷里的旧时光。

□董全云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