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文苑
3上一版  下一版4
 
散文
记忆中的家乡年
我读黄河
插竹 宽心 感时 涂鸦
随笔
剪不去的旧时光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忆中的家乡年

 

早晨出门儿丝丝寒风吹在脸上,在寒风中忽然想起家乡人过年的情景。在家乡,每到腊月初八人们就开始做粉条、杀鸡等,在忙碌中迎接新年的到来。二十三是小年儿,这天母亲大早起床,换窗纸,贴窗花,把小屋收拾得干干净净。从这天起男女老少要换上新衣服,记得我换新衣那天,到邻居家显摆,一进门“刺啦”一声,我低头看时,发现她们家门上有块铁皮翘起来了,把我的新裤子剐了个大口子,当时后悔的呀!

二十六和二十七,这两天要贴春联,那时都是手写的,家里崇尚做生意就写:“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崇尚民间乐器就写:“易易易金木水火土,乐乐乐宫商角徵羽。”那几天,我和弟弟总要挨家挨户去品读那些春联。记得有位写春联的老人十分神秘,据说是国民党的连长,被俘后在我们那接受劳动改造。他住在马圈边上的小屋里,当时我和小伙伴去看他写春联,他虽然不说话,但动起笔来却神采飞扬。他右手写右联,左手写左联,横批用嘴叼着笔写,写好后手一挥,意思是拿走。我七岁那年,他离开了人世,因为是外地口音,着急时喊几句,当地人听不懂,所以至今也不知他姓啥名谁。

三十儿晚上家家户户挂红灯,母亲在忙着炖肉,我和小伙伴挑着灯笼在街上玩,一阵风吹来,纸糊的灯笼虽然烧得只剩下半个,但是也玩得很开心。 初一,这天无论贫富都要讲究那些老礼儿,一早起来要去给长辈拜年,长辈堂屋门口有块草垫儿,晚辈进屋后向坐在堂屋正中的长辈连叩三个头,随后长辈给个红包,虽然压岁钱不多,但主要图个喜庆。这天在街上遇到年长的,年少的千万要跪在路边,等长者走过,年少的才能站起来,否则长者会责怪不懂礼儿。

初二,这天要迎喜神,喜神在哪个方向,得去问问村里的智慧老人,然后人们把牛马牵出来,敲锣打鼓,放鞭炮。说来也怪,在鞭炮和锣鼓声中,那些家牛马都往同一方向奔跑,并且是按照智慧老人指定的喜神方向,这种事情也许是种巧合吧。

在家乡过年,最热闹的要数正月十五。当夜幕降临,人们来到广场上,围着火堆尽情地唱啊跳啊,还有人现场作诗朗诵:“正月十五月儿圆,”大伙儿跟着应和:“啊!月儿圆。”“家家户户笑开颜……”正月十五后,开始唱戏了,自编自演的地方戏上午和晚上风雪不误,一直唱到二月二。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标志新年结束,人们理发洗澡,开始下地干农活了。

年啊年,家乡的年,年年穿新衣,年年庆团圆!

□桑农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