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西津渡游
大瑶山深处 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
武当山启动自然景观调查 将绘制“八百里武当”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1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津渡游

 

西津渡是4A级景区。位于镇江西北,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它形成于三国时代,唐代具有完备的渡口功能,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古渡原紧临长江,滚滚江水拍击江岸。清朝以后,江滩淤涨,渡口遂下移现距江边已有300米之遥。古渡在隋朝时江面尚有40里宽,唐朝以后只有20余里的水面,唐代诗人孟浩然留有“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的诗句。

深秋,携夫人到镇江、扬州一游。高铁四个多小时把我们从京城送到千里之外的古城——镇江。

下车后,头顶霏霏秋雨,雨丝如线,踏着水气充盈的路面,入住汉庭酒店。放下行囊,乘夜幕还未拉开,匆匆到金山寺一游。踏卵石小道,观赏白龙洞,看拱桥流水,把伞漫步其间,分外惬意。

次日下午三点就要离开,早饭后思忖去何处小游。酒店前台极力推荐去西津渡,当下花10元打车费来到这个陌生的景区。门口处一块一人多高的大石头,由右向左雕刻的西津渡三个大字。远眺北面万里长江,江面上有小船游弋、江轮穿梭,那情景宛若巨大的水墨画铺展面前,令人心旷神怡。西津渡南临云台山,一条石板路往南缓坡而上,引我们进入景区。

在西津渡购20元门票可入室浏览观音洞、救生会和云台阁,无票亦可浏览其他风致。观音洞实则是船员、乘客祈求平安之处;救生会则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只有那云台阁是镇江历史上最大的古建筑,揽亭、堂、阁于一身,登高望远可一览长江与京杭大运河、镇江全貌,蓝天里把镇江的金山、焦山和北固山风姿收于眼中,尽展“三山锁一江”美景。

我们时间紧,与工作人员攀谈,对西津渡有了入门级的感知。

西津渡不大,却有一个国家级文物单位、两个省级文物、十几个市级文物。一座“昭关”过街石塔颇有看头,专家考证是我国惟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其与观音洞、救生会同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古渡被中国文物学会会长誉为“中国古渡博物馆”,西津渡可谓藏龙卧虎。

我们沿坡向南而上,在老码头广场一个数百米的平地上,四幅雕塑人像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其中有腼腆的小媳妇“骑驴上金山”的雕塑;有左肩背船桨、右手托烟袋锅的昂首赤脚“船夫”的雕塑;还有头戴瓜皮帽,着长衫马褂,手执算盘与头顶礼帽,拄文明棍的洋人眄视的“账房先生与老外”的雕塑;另有“贩夫”雕塑:但见他那粗壮的臂膀推着独轮车上坡,上身前倾,无袖对襟汗衫敞开着,裤管紧束,一条清朝男性装束的大辫子甩在身后,他右膝前弯,左脚跟抬起,车上两个圆滚麻袋。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人物的艰辛,使旁观者如身临其境,欲伸手相助。这寥寥四幅雕塑人像,矗立在宽敞的平场,使游人的想象力穿越时空追绪着千年古码头的繁忙景致,那人流穿梭出入、客商南来北往、客流物流交织的画面浮现眼前,思绪在千年码头里环绕,耳畔似乎听到那喧嚣码头的余音在轻声的回荡。

徜徉在西津渡小码头街是一种享受。那小街五六米宽窄,蜿蜒前伸,约有百十米长,两爿小店鳞次栉比,临街而立;灰砖墙、松木樑、雕花窗、飞檐黛瓦,给小街增添一种特有的情趣,显示出古朴端庄。小店或挂匾、或挑商铺小旗、或张伞迎宾,无论是茶坊、酒肆、书屋、饭铺都在静静地待客,无高声吆喝,更无争吵喧哗,街景在静谧中延伸。小街路面由那一块块青石板铺就,蜿蜒曲折,上下起伏,脚踏上面仿佛步入一千多年前先人的足迹。那石板和两侧店铺相连,使芸芸店铺都好似涂抹上时光的古韵。踏在青石板上,有种回归大自然怀抱的亲切感,那硬底鞋踩到上面,留下嗒嗒嗒的有节奏回声,好像在问候着年长的船夫和古老的码头。

随风飘逸的金穗在红色橘型灯笼下轻盈跳动,灯笼悬挂在两三层高的灰墙房檐下,给古街增添了青春的活力。可以想象夜幕降临时,绽放的红色光线和橘黄色的夜景灯光就像给古街罩上色彩斑斓的面纱。

一个多小时的西津渡徜徉,使我在思绪中漫步,在漫步中感慨。急急来,匆匆去。这正是: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一瓶陈年老酒,启塞入盅,仰脖入口,顿感唇齿留香、沁人心肺。此时离席颇为不舍。西津渡一游正是此感。再见西津渡,期望再见。

□韩晓岗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