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彩虹之国津巴布韦
甘肃炳灵寺石窟 97件铜器得到保护修复
云南腾冲: 银杏黄 生意忙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1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彩虹之国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周边与南非、莫桑比克、马拉维、赞比亚和博茨瓦纳接壤。津巴布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非洲,这里是拓荒者的家园,在上个世纪初,百十来名先驱者从南非穿过无人知晓的荒僻小径,以及土著部落的阻挠,来到索波力茨,就是现在的首都哈拉雷,升起一面英国国旗,盖起来木屋,开垦土地,当时的名字叫罗德西亚。

花园之城——哈拉雷

哈拉雷坐落于津巴布韦的东北部高原上,海拔1472米,为津巴布韦首都和最大城市。哈拉雷意为“不眠之城”,此名是由一酋长的名字转化而来,他一直保持警惕,从不睡觉,富有斗智克敌的气概。

哈拉雷虽然地处非洲,但它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式现代化城市,环境优美,布局整齐,多公园和绿地,气候宜人,终年草木葱郁,四季宜人。市内街道纵横交错,形成无数个“井”字,林荫大道宽阔整洁而幽静,众多的公园和花园为周末出游和休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区的中南部为商业区,北部和东部是高级住宅区,有一幢幢围有树篱,拥有花园、草坪和游泳池的小别墅,一些豪华的俱乐部和高尔夫球场等娱乐场所,穿插其间。西南部的哈拉雷区,房屋低矮,街道狭窄,是过去殖民者划为黑人居住的地方。

在哈拉雷,被各种鲜艳的花朵吸引和迷醉,还有那条漫长的紫薇花大道。哈拉雷完全被这个花都的花海所沉醉,想必“花树之城”并非浪得虚名。除了主流的紫薇花树,还有150种各色各样的花树。凤凰花和鸡蛋花争相绽放,欲抢紫薇花的风头。凤凰花盛满公交站台,你是否愿意在此多停留,特地错过一站公交,或者希望公交迟迟不要来到,只是静静的坐在亭子里的长凳上,傻傻的发会呆,感受周遭的一切、闻空气中弥漫的花香。

津巴布韦大遗迹

津巴布韦大遗迹在南部小城mashvingo附近,津巴布韦大遗迹,从外观上看就是一座古城的遗址,比较集中分为三个区域,山顶围栏、山谷围栏和大围栏。所谓围栏,有些像石头砌成的墙,高的可达到三米,石间不用任何黏合材料。研究者发表证明,这里曾经是高度发达的城市,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当时统治地域一直延伸到西面的波斯瓦那,东到莫桑比克,以及南非,如今遗迹已经成为了津巴布韦独立的精神源泉。

我越过大片的石头墙区域,试图探究它本来的面貌,看着蔓延在山谷间的花岗岩块,我猜想这里可能是当时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地方,它的规模是三个围栏中面积最大的,当然说明当时聚集的人最多,考古学家们在这里发现了制造于13世纪的金属工具。

爬上南面的小山,穿过曲折狭小的石墙通道,山顶的景色豁然开朗,山顶的开阔处,两座巨石下,建有一个石墙圈,墙厚有一米,上面奇怪的每隔几米就插着尖利的石柱,不知道是什么功用,不过把头伸在前面,让风吹开头发,倒是让我联想到古代可能是用来悬挂头颅和战利品的地方。

围栏里面弄巧成拙的建立了一个茅草房子,里面空无一物,从高处俯瞰,如果给他加个顶,再和那么曲折的难登的小径联系起来,这里应该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而山谷的另外一侧,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巨大圆形围栏,也就是所谓的大围栏,气势是最壮观的,石墙高达11米。里面矮墙纵横,犹如迷宫一般,在靠近西边,建造有一座10米高的石塔,烟囱状,我研究了半天,确定这个肯定不是用来做饭的,里面是实心,文献说是纪念物,不过我觉得它实在是不够气派和华丽。整个大围栏建造于700年前,是撒哈拉以南最大的人造古迹建筑,隐藏在莽莽的南部非洲平原中,一旦重现,彷佛再次带我们回到久远的时代。

维多利亚大瀑布

维多利亚小城位于津、赞、博三国交界处,是一个完全依靠旅游发展起来的城市。小城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维多利亚瀑布是非洲第一大、全世界第三大瀑布,苏格兰传教士和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在1855年发现并以当时英女王名字命名瀑布。大瀑布当地人称“莫西奥图尼亚”,取“雷声轰鸣的水雾”之意。主瀑布宽约1400米,最大落差150米,水流量最大可达每秒5万立方米,最经典的是,整个瀑布都在大草原上,然后咔嚓地上裂一道缝,瀑布就出现了。距离瀑布很远便能听到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和腾空而起的水雾。空气中聚集了大量的水汽,人仿佛穿行在蒙蒙细雨之中。现在这个瀑布一半属于赞比亚,一半属于津巴布韦。也就是说必须从两个国家才能看到瀑布的全貌。

由于我来的时候正是这里的雨季,所以瀑布显得更壮观。瀑布城的飞机会在瀑布的上空盘旋一周,从舷窗往下看,整个瀑布一览无余,听导游介绍,它是因赞比西河流经地壳变动造成的大裂谷而形成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丛林。今天的天气十分晴朗,水雾中不时映出道道彩虹,微风吹过,人便穿行在雾中与彩虹共舞,片刻之后云雾消散又沐浴在阳光中了。站在这里,你会再一次感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

□沈安娜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