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推”着服刑人员往家走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着服刑人员往家走
——记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女子监狱九监区监区长陈熹微
 

11月28日,在北京市女子监狱九监区,已4次减刑、即将刑满释放的李某感激地说:“是陈警官在‘推’着我往家走。没有陈警官,就没有我的今天。”而李某口中的陈警官,就是北京市女子监狱九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陈熹微。80后的她从警17年以来,创新思路,精准定制改造计划,始终“‘推’着服刑人员往家走”,今年她获得“首都劳动奖章”。

创新思路精准改造

九监区关押的犯人虽然只分两类,但非常复杂。第一类是所有被法院判刑的北京籍服刑人员,不论犯罪类型,不论刑期长短,一律先到九监区接受两个月的入监教育,然后分到女子监狱的其他监区去服刑;第二类是已在女监其他监区服刑,但因严重违反监规纪律受到惩教处理的服刑人员。

对于第一类服刑人员,民警的工作主要是在短短的两个月中,让她们认罪悔罪,牢记监规,以平和的心态进入改造生活。然而对于大多数女服刑人员来说,第一次进监狱,不免产生焦虑、恐惧感。为此,陈熹微想到《秘密花园》黑白画集涂色的方法,以消除服刑人员的焦虑。

她将监规用三号空心字打在A4纸上,让接受入监教育的女服刑人员用彩笔为监规涂色。在发给女服刑人员前,陈熹微自己先用彩笔给监规涂色。三号空心字的空白面积很小,必须全神贯注,才能不让颜色涂出字外,一行监规,陈熹微整整涂了5分钟。所有监规都涂上颜色后,陈熹微感觉这些再熟悉不过的监规像一幅画印在了她的大脑中。后来的实践证明,让刚入监的女服刑人员用彩笔为监规涂色,既能疏解她们的焦虑感,还能让她们尽快记住监规,同时民警还可以通过女服刑人员涂色时选择的色彩,分析她们的情绪,为其尽快量身定制精准的改造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19岁的孙某因缺少家庭关爱早早进入社会,结果因交友不慎参与抢劫入狱。刚来时,孙某一言不发,非常自闭,一度想自杀。为帮助孙某敞开心扉,找回信心,陈熹微和其他民警轮流和孙某谈心,并结合孙某喜欢绘画的特点,为她定制黑白画集涂色减压法,并引导她在励志短文等空心字上涂色。随着孙某从用灰暗色彩笔到用鲜艳色彩笔,姑娘慢慢找回了自信,不仅常在监区活动中做主持人,还加入了狱内民乐队,并通过全国自学高考取得了本科学历,出狱后她成了一名给人带去喜悦的幸福使者——婚庆司仪。而孙某的转变,浸透了陈熹微和其他民警的辛勤汗水。

融化服刑人员心中坚冰

因犯抢劫、绑架重罪,北京女子李某被判有期徒刑18年,现已入狱10余载。入狱前4年,李某因法律观念淡薄、脾气暴躁、更年期等因素,不服管理,屡犯监规,先后被罚改造积分300余分。2010年4月,李某来到九监区。

李某到九监区第二天,陈熹微与她进行了一次长谈。在整个谈话中,陈熹微没有机械地宣讲法律法规,而是作为一个母亲与另一个母亲谈话。谈话结束前,陈熹微说:“你有孩子,我也有孩子。你是不是想回家?是不是想早点回家?你要想早点回家,就要有所转变,要积极向上,你在监狱也算老人儿了,该怎么做,你心里明白。”

那天晚上,李某想了很久。第二天她写下了入狱后的第一份思想汇报。六页的信纸上,李某向陈熹微倾诉了她作为一个生意人,因追债方式恶劣而触犯刑法的前因后果及忏悔,以及多年的委屈和对家人的思念……其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

李某告诉记者,让她彻底改变的是因为感受到了陈警官的温情。一次她突然生病,住院当晚,她听到陈警官给她身边的民警打电话,询问她的病情,并叮嘱细心照看,这让她深受感动。在陈熹微和其他民警的努力下,李某积极参加班组各项活动,连续几年因努力改造获得有效积分,已经4次减刑,即将刑满释放。

因为陈熹微她们特殊的工作性质,需要长期值班,每个人都把监区当成了自己的家,民警间既是同事,又是姐妹。2016年,在陈熹微的带领下,北京市女子监狱九监区20名女民警改造罪犯成果显著,被评为“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而这与她们在工作中的文明、严格、科学、有效的执法行为密不可分。

□本报记者 李一然/文 彭程/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