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案断了,情在否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7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子孙子和老爹
案断了,情在否

 

关老汉和妻子冯颖(化名)最近有点烦——老夫妻作为原告一年里三次起诉儿子和儿媳,从房产纠纷到赡养费再到看孙费,关老汉要一笔笔和儿子算个清楚。关家的纠纷几乎涵盖了带孙父母与儿女同住的各种矛盾,也反映了需要兼顾家庭和工作的都市人的生活现状。

关老汉和老伴冯颖是河北人,生有长女爱林(化名)和长子爱山。爱林在外地工作。爱山和妻子阎丽在北京。2007年,阎丽在河北生育一子关邵英(化名)。从孙子邵英出生到2010年,作为祖父母关老汉和老伴一直带着孙子在河北老家生活,而儿子儿媳则在北京打拼。2010年,儿子在通州买了房,关老汉和老伴带着孩子来到北京,和儿子儿媳居住在了一起。从2010年到2015年,两代人的矛盾持续升级。2015年3月,孙子邵英送到小饭桌托管,老两口则开始了起诉儿子儿媳的诉讼之路。

老人资助首付

有权分房产吗

关老汉说,儿子爱山现在的住房,其实是他们老两口买的。他在起诉书中写到,2009年由于儿子儿媳在北京工作,为方便孙子上学照顾,他们卖掉了老家的房子,决定在北京购房。同年7月,购买了目前所居住的这套房产,该房产总价66万元。二人支付了首付款16万元,其中12万元是卖掉老家房子的房款,还有4万元是他们积蓄。此后他们又支付了房贷17万元,总共33万元。2011年,关老汉夫妇和儿子儿媳就房产进行了协商。在议书中写明该房产由关老汉夫妇出了首付款16万元,如果晚辈孝敬父母,父母死后财产由儿子继承,如果不孝敬父母,由关老汉夫妇处理房屋财产权。关老汉夫妇认为,现在儿子儿媳没有履行赡养义务,还天天与他们吵架。要求法院判令儿子和儿媳赔偿房屋折价款136.12万元。

对于父母的起诉,儿子爱山夫妇提出了反驳。爱山在法庭上说:“我们2009年买房,你们的房子是2010年卖的。我们买房时是我刷卡付的首付。你们哪儿来的17万元给我还贷?所有房贷和提前还贷都是我支付的。”爱山还在法庭上指责父母虚假诉讼,要求法院调查老两口出售河北老家房产的时间和收到房款的真实时间。根据关老汉夫妇的申请,法院对关家在通州的房产进行了评估——这套建筑面积92平方米的房子,2015年的估价是272万余元。

法院最终确认了关老汉夫妇和儿子儿媳签订的协议效力,判决关老汉夫妇曾经出资16万元购买通州的房产,判决儿子儿媳支付关老汉夫妇房屋折价款65万余元。

儿媳要支付

公婆赡养费吗

就在一家人的房产纠纷如火如荼之际,关老汉夫妇又因赡养费把儿子儿媳给告了。关老汉说,自己和老伴退休费不够支付平时的生活费,要求儿子儿媳给他们老两口每个月3000元营养费等费用。在法庭上,关老汉夫妇说,他们长女爱林按时给付赡养费并超额多给,但是儿子儿媳却不尽赡养义务。

儿子儿媳在法庭上否认不孝顺,他们列举了自己多次给父母生活费的情况。并表示请法院依法判决,判多少他们给多少。爱山还说,其实父亲每个月有2200元的退休金,还有医疗保险,而母亲有城市居民医保。一旦父母有大病,他和姐姐都会承担责任。

在第一次开庭时,爱山说自己是做工程的,每个月的收入是8000元,妻子阎丽的月收入是4000元。在第二次开庭时,他自称已失业了。爱山和阎丽认为,父母要求的3000元费用过高。

当法官询问关老汉,所要的3000元营养费是用作何处的?关老汉表示,有三个用处,第一是购买核桃、枸杞等营养品的,第二是家里的电器家具如有损坏需要修理更新,第三是他们照顾孙子的费用也计算到3000元的费用里。

法院认为,赡养人的范围只包括老年人的婚生子女、孙子女及外孙子女,而不包括儿媳、女婿,即法律并没有规定儿媳对公婆、女婿对岳父母负有赡养义务。阎丽不是关老汉夫妇的法定赡养义务人,故对于要求阎丽履行赡养义务的请求,法院没有支持。

法院判决,儿子爱山每个月分别给关老汉夫妇各500元,并承担两人医疗费的一半。

看护孙子是否

算“劳务关系”

在房产纠纷和赡养费纠纷尘埃落定,关老汉夫妇第三次把儿子儿媳起诉到法院,这次他们要的是“劳务费”。他们认为,自孙子出生后,他们就成了“全包双保姆”,还承担孙子的生活费,因此向儿子儿媳要48万劳务费。

爱山和阎丽否认与关松、冯颖形成“劳务关系”,他们说关邵英的花销都是由他们的工资来支付的,不同意关老汉夫妇的请求。

法院认为,关老汉夫妇带孙子,属于“无因管理”,并未与儿子和儿媳形成劳务关系。判决爱山和阎丽给付关邵英看护费2万元。

法律判决

不能替代人情

采访中,审理关家三次纠纷案件的法官介绍,其实关家的案件起因是家庭琐事。在案件调解时,老两口对儿媳生活习惯和态度的抱怨很多,而儿子儿媳则埋怨两位老人对自己的生活过多的干预,类似这些“炒菜是否应放糖?”“该如何带孩子?”的小矛盾最终演变成一家人在法庭上的互相谩骂和指责。

法官说:“其实爱山在河北燕郊也有一套房产,调解中,爱山曾表示希望父母搬到燕郊生活,这样分开居住,有利于他们缓和矛盾,也可以调解结案。但是关老汉夫妇坚持住在通州不肯让步,一度令案件陷入僵局。在法庭上,儿子爱山还对父亲指名道姓的进行指责,而关老汉夫妇也是情绪激动,表现出对儿子的失望。可见他们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了。”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双方因家庭纠纷互不相让,致使亲情淡漠。父母养育儿女,实属不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庭审中,儿子对待父母态度可谓不恭,法院对此提出批评;爱山是外地入京工作人员,上有父母需要赡养,下有儿子需要抚养,有房屋贷款需要偿还,生活及工作中有着巨大的压力,他的父母也应理解儿子的难处。

“不知判决的论述,能否让双方冷静下来,缓和矛盾,毕竟判决不能代替亲情。”法官说。

□本报记者 李婧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