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微信工作群的利与弊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7年5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随时随地手机办公VS工作圈侵占私人空间
微信工作群的利与弊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微信已经深入到人们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这个集微博、聊天、短信、通话、影像传输等功能于一体的手机APP正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手段。而微信群则聚集多人处于同一对话框内,共享各种信息与资源。很多企业和单位已将微信工作群作为工作沟通的重要途径。但采访中,有很多职工都提出了微信工作群的利与弊,那么,该如何充分利用微信软件的优势,避免它所带来的弊病呢?

利:

随时随地手机办公 方便又及时

使用微信群的方便和快捷,几乎已是不争的事实。采访中,很多用户表示,除了朋友群、同学群、家人亲戚群等,工作群的普及率也非常高。

“使用微信的用户,都会有几个微信群。”网络营销公司业务员张琳告诉记者,在她的手机里,微信工作群就多达五个,其中有两个同事群,三个业务工作群。“依靠微信很高的使用率,我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跟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张琳说,有的时候,他完全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办公,不受场地的限制。

一条语音就能及时沟通,一键传输就能送达文件……张琳娴熟地用微信开展各种业务工作,对此所带来的高效的确让人惊喜。“我还可以通过朋友圈,了解客户的喜好、为人和性格,更有益于我开展工作。”张琳把这个沟通视为高效沟通。

除此之外,很多企业还利用微信工作群代替了集中开会,一家商贸公司高管就曾表示,“我们公司的业务员没有坐班制度,都在全国各地外面跑业务,集中开会的难度非常大,所以我们采用微信群的网络平台,进行远程会议,让职工工作节奏更具灵活性。”

利:

分享和获取信息的快捷途径

“京城机电工会”微信公众号成立于2015年12月,运行一年多时间,粉丝量、阅读量和转载量等一路攀升。“我们推广公众号传播内容的重要途径,便是把文章转载至各大工作群。”负责公众号运行工作的工会干部吴玉琪告诉记者,每次更新公众号,她都习惯分享到工作群,方便更多的职工关注和阅读。

通过一个微信群可以将信息分享给更多的人,吴玉琪告诉记者,这种分享的有益体现便是基层企业最大的横向交流。“特别是在分享基层企业工作方式和方法的信息中,我们常常能收获不同企业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效果。”吴玉琪介绍,此外,微信群的传播功能和影响力也是空前的。

吴玉琪回忆,她在一个公司团委的工作群里发现了关于“救助北京巴威公司燃烧器车间职工郝宇”的倡议,从信息中了解到,郝宇在2016年1月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连续一年多的救治花费了巨额医疗费不说,期间郝宇的父亲又被确诊为食道癌,这让这个的家庭承受着几乎是“灭顶之灾”的痛苦。

于是,吴玉琪主动关注、转发到更多的微信群和朋友圈中,让这个消息迅速在企业中扩大,很多本企业职工、兄弟企业职工,甚至其他行业的企业职工都了解到了这一信息。经过无数转发流传,越来越多的职工和社会力量参与到捐助郝宇的队伍当中来。

“这条信息直接链接第三方捐助平台,参与捐款的职工可以直接点击进入捐款界面。”吴玉琪告诉记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转发和互动,目前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已筹得善款17万余元。

弊:

高科技难倒“老员工”

58岁的李立年还有两年就退休了,为人老实又低调的他干了一辈子企业后勤保障工作。因为性格内向,老李的朋友并不多,使用智能手机也不很顺乎,更不用提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App了。

可去年开始,新来的主管领导要求每一名职工都要加入“工作微信群”,定期提交工作计划与总结。“我曾以年纪大,学不会为理由,跟领导提出过异议,但领导却说这是快捷无纸化办公的大趋势,希望我能克服。”李立年苦笑着表示,没办法,他只能让儿子帮忙买了智能手机,并安装了微信。

“开始学习的时候,确实有点难,我用了好几个月,才搞清楚到底应该怎么用。”李立年手里拿着用了半年多的智能手机说,“这高科技真是难为我们老员工。”

除了在操作上的难度,李立年还表示,使用智能手机所产生的网络资费也比他原来的通讯费用高出一大截,“真是费钱又费事。”李立年苦笑着说。

弊:

“不在线”错过工作机会

“我并不赞成企业完全依赖微信工作群开展工作。”说起微信工作群的弊端,职工于娜开始向记者抱怨,“有一次,我还因为微信没在线,错过了一次本该属于我的项目。”

于娜告诉记者,她并不是一个手机控,平时工作繁忙,家务繁忙,她很少抱着手机“刷”个不停。对于微信工作群的关注都是定时间的,为了避免错过什么重要信息,她每天下班前都会整理一下。

“可那一次,领导在下班后发布信息,说我的客户临时到北京,需要接待。”于娜说,虽然领导在微信群里不停“喊话”,但她依旧因没在线而错过了这个信息。最后公司领导将任务交给了另外一个同事,这个原本属于于娜的客户也同时转给了别人。

当天晚上睡觉前,于娜才通过微信得知该消息,“我当时非常生气,质问领导至少应该打个电话给我,可再多说什么也没有用了。”于娜说,客户丢了,原因竟然是因为她没有及时关注自己的微信工作群,说起来真是有点哭笑不得。

于娜认为,虽然微信工作群的信息是即时的,但每个人的手机状态或时间安排不同,对于获取信息的最终结果也不一样,这大大增加了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弊:

工作圈侵占私人空间

“我刚入职没多久,领导就主动来加了我的微信,并把我拉进了工作微信群,然后就陆续有同事,加我为好友。”林晓梅在一家电子产品销售公司上班,她告诉记者,对于这种快速进入同事朋友圈的做法,她感到有些不舒服。

林晓梅说,在此之前,她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多为业余生活,很少谈及工作。但对于领导这种“主动靠近”的方式,林晓梅也不好拒绝,只好被迫向这些并不熟悉的同事公开了自己的业余生活。

“我喜欢在朋友圈里发布自己吃喝玩乐的潇洒生活,但领导肯定希望我们员工把更多精力放在兢兢业业地工作上。”林晓梅告诉记者,有一次,她把周末跟朋友去郊游的照片发布到朋友圈,并详细介绍了郊游攻略和心得体会。而在周一的工作会上,领导突然要提前验收她之前的工作成果,把原计划周二需要完成的工作,提前至周一来检查。

“这样的措手不及让我在会议上出了丑,这位领导还在会后特意私下对我说,‘应该在完成工作之后,再去玩嘛。’”林晓梅认为,“领导”显然是看到微信朋友圈的内容,才提前检查工作的。“我不希望把自己的业余生活都暴露在同事或领导面前。”此后,林晓梅的朋友圈屏蔽了所有的领导和同事,她认为,以工作名义加为好友的同事,已经过多地侵占了她的私人空间。

采访中,很多职工均表示,不希望在领导和不熟悉的同事面前,公开自己的私人生活。

【观点】

不把微信工作群作为唯一沟通渠道

采访中,对于利用微信工作群开展工作所产生的利与弊,绝大多数人都表示可以辩证地看待。所以对于“不把微信工作群作为唯一沟通渠道”的观点,绝大多数职工表示认可。

“我们不否认微信分享信息的即时性,同时也应该注重有效传播率。”于娜表示,比如除了微信留言外,当面沟通或电话沟通,都可以进一步达到信息传播落地的效果。同时,对于微信远程会议代替集中开会的做法,于娜也表示并不支持。她认为,不管是文字沟通,还是语音沟通都存在局限性。在工作中,任何沟通方式都不及面对面沟通更高效,这是不可取代的沟通方式。

于娜说:“微信工作群是进一步丰富了工作中的沟通渠道,而不是唯一的沟通渠道,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和发挥好它的积极作用。当然,也不可忽视它存在弊端与不足。”

□本报记者 王路曼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