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家传百年大花轿 立体展示传统婚俗
掌握釉上彩的神奇密码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7年3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掌握釉上彩的神奇密码

徐立宾
京彩瓷第五代传承人
 

“南有广彩,北有京彩”,京彩瓷被称为“北京的景德镇”。就在北京西二环路边,北京京彩瓷艺术馆后面就是北京老字号企业、京彩瓷“居仁堂”的所在地,前店后厂的设计让前来参观体验的爱好者能近距离了解釉上彩的魅力。

1986年出生的徐立宾,是京彩瓷第五代传承人,每天都与这门历史悠久的古老技艺打交道。为了创作,他思维经常穿越古今。3月16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徐立宾。在他的带领下,参观了京彩瓷车间,听他讲述在白胎瓷面上绘色的神奇故事。

走进京彩瓷的两个彩绘车间,一个是“非遗”车间,一个是创意车间。每个人有一个自己的工作台,三脚的铁架子是操作平台,可以来回移动出不同的操作角度,瓷胎绘画就在这来回轻轻移动之间完成。

绘画时,有的人比照面前的仿古瓷成品,有的面对的就是书上的一张小图。车间里特别安静,只是偶尔有来回打笔的声音。“仿古瓷绘制用的矿石颜料大多用水或油调制,有时候油料会凝滞在笔端,必须来回利用手和手腕的力量,把油料控出来,这叫‘打笔’。”徐立宾告诉记者,因为需要用到不同的色彩,师傅们一般手里都是两支笔来回换,有时候还会三支笔同时操控。

“要说‘绝’,那要数在白色瓷胎上作画,这叫釉上彩。”徐立宾解释,“简单来说,我们每天做的就是绘画师的工作,但这又不比在纸上绘画。一是用的颜料不同,纸上作画用的是水颜料,我们用的是油颜料。二是平整的纸和具有弧度瓷胎的不同,这就要靠师傅手上功夫的拿捏了。比如,画完一边需要画另一边时,就要把瓶子转过去,这时候颜料还没干很容易流动。要是出现这种情况,烧制出来,颜色就会出现不匀的现象,作品就毁了。三是多了一道烧制工序,我们说一件作品的成功,最后的烧制很关键。有的时候炉温不对、时间过长,都会在作品上给你显现。要么怎么说是‘火的艺术’呢。”

京彩瓷产生于清末,类别之一的珐琅彩最早是由康熙提出来的一种制作方法,多为宫廷用品,其烧制也是在圆明园内的“宫窑”里完成的。它是北京宫廷传统文化的一件瑰宝。

虽然京彩瓷在北京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又是宫廷御用之物,但为何知道的人并不多,继承人也寥寥呢?在2015年记者采访高级工艺美术师李苍彦时,他谈及此事说:“从古至今手工艺人带徒传艺,几乎都是从模仿先辈作品起步,从模仿中学习技艺,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奥秘。要继承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学习前辈的创作经验,仅仅凭语言的交流往往是有局限性的,有的技艺只可意会,很难言传,只能在一点一滴地模仿、临摹、仿制中,更深层次领会其技艺的真谛。从这个意义上讲,传承古代瓷品的制作技艺是个枯燥的事儿。”

徐立宾也坦言,绘制仿古瓷是一件寂寞的事,因为只能和自己交流。但如果不是批量绘制仿古瓷,而是自己创作,那又是一个忘我投入的沉醉状态。和徐立宾一起拜师的另外5名传承人,因为各种原因都离开了。这让徐立宾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也增添了几分坚持。

如今,已身为人师的徐立宾仍在用作品传承着那份密码。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及省市展览,多次在工美大展上获奖,并入选《中国陶瓷画刊》《景德镇陶瓷》《北京工艺美术家》等杂志。2014年徐立宾到清华大学全国陶瓷艺术设计与创作高研班进修。2016年,他被评为第八届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

□本报记者 白莹 文/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