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1825个日日夜夜 选出菊花精英
通晓花语的 护花使者
背后的英雄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晓花语的 护花使者

陈菊
北京市花木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
 

新品种经过培育,还要有人生产、保障花材成活。陈菊就是这样的护花使者。

今年的国庆节,园林集团为天安门广场、长安街、公园及各重要景观节点准备了80余个品种共120余万盆花卉。节日期间,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大有“迷人眼”的势态。可是来自花木公司技术质量部的陈菊却说,在这绚烂的花海中,她独有所爱——小菊,是他们自主培育的13个菊花品种。这些菊花,因为直径小于6公分,而被统称为“小菊”。

“最早在天安门广场上布置花坛的时候,只有三四种花。”陈菊回忆说,那时候,他们通常会把黄土装在盆里直接栽花。虽然种植方便,但想让花快点儿生长、调整花期,却很困难。1999年前后,他们开始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并且尝试用“配方基质”代替黄土。“土壤成了辅料,花盆里主要放的是营养成分,类似无土栽培,这样就容易控制花卉的‘观赏指标’了。”

陈菊自2011年开始从事国庆花卉的组织生产、质量控制以及养护管理工作。而在此前,她已经在花卉的研发、生产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她和同事们从国外引进了醉蝶花、丰花百日草等新品种,为京城增添了靓丽风景。而他们优化了凤仙的养护方式,更是受到了业界好评。“以前,大家都认为凤仙这种花在夏天长不好,但是经过我们反复实验,发现只要在花卉生长的前期,注意保证好水分,在夏天强光的环境下,凤仙也可以开出漂亮的花朵。”

其实,除了培育新品种和花卉生产,花卉养护也是陈菊的拿手绝活。“辛辛苦苦培育又种出来的花,一旦养护不好,就会功亏一篑。要想养护好花,就要通晓花的语言。”陈菊说。

现在,陈菊每年都要对花卉养护工人进行培训。“我们的养护工人大多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强,今年培训的工人,也许明年就换了一批。养护技术其实不难,但是人工养护需要有责任心、经验,这里面有很多不确定性。”陈菊表示。现在,天安门广场地面花带中,全面采用底部灌溉作为主要灌溉方式,减少花坛灌溉水外溢。在立体花坛中,借助立体灌溉系统,通过渗灌和微喷,对花卉进行养护。不仅可以节水,同时在时间、水量等方面实现了精准灌溉,陈菊和同事工作起来也方便了。

陈菊告诉记者,以前,她总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一线工人辛苦,没有设计人员受瞩目,但是去年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她收获了一份“别样的幸福”。原来,去年国庆期间,她正在位于东单的立体花坛边检查,突然一位40多岁的大姐走过来,说想跟她合影。“她告诉我,她之前在媒体上看到过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带给了大家美的享受。听了她的话,我这心里觉得美滋滋的。”

□本报记者 陈曦 文/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