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在E时代生活中 触摸文化瑰宝
太庙体味笔情墨趣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6年9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庙体味笔情墨趣

张松岩
北京盲人学校
 

高校美术专业毕业、当过大学艺术系主任、具有多年深厚的西方绘画基础、有资格上讲台授绘画课,却一头扎进文化宫国画班,“深藏功与名”当起学员。北京盲人学校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张松岩说,这样的选择源于一份情怀。

张松岩从小学开始学画,绘画功底扎实,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毕业后,又参加了该校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两个美术专业研究生班的学习,主攻西方绘画,曾担任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艺术系主任。在他的办公室里,挂有他用古典技法临摹的伦勃朗自画像,笔触细腻,栩栩如生。

张松岩对中国传统绘画也特别喜欢,认为东西方绘画在艺术手法上虽然存在差异,但在表达艺术家内心情感上是相通的。正是想通过学习中国画中运用笔墨语言来表达画家心中的山水,加上作为工会主席,他认为学习国画还可以助力学校文化建设,提升教育教学团队整体素质,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所以在听说劳动人民文化宫2015年开设小教员示范培训班后,马上报名参加书法和国画班,开始系统学习这两门艺术。

国画班由北京市职工书画协会培训部主讲教师黄国建主讲,每期18次课,每周六上两次,用时一整天。张松岩放弃周末休息,9周下来处于出勤率最高的学员行列中。他说无论哪个画种,首先要有量的积累,有对“术”的丰富体验,才有表达出“艺”的可能性。国画技艺需要时间的投入,经常思考与每日练笔是不可缺少的功课。

黄国建的国画山水教学经验丰富,从基础知识讲起,一棵树、一块石、一座山、一湖水,逐步过渡到完整的山水创作,讲解、示范、辅导、解惑穿插进行;技法、理念、审美、为人广泛涉足,使学员们深受教益。考虑到大部分人都是零基础,他就结合学员的特点,一笔一笔讲解,带大家入门,甚至手把手来教。通过分解组合训练,18次课程后,学员们奇迹般地画出一幅幅完整山水。

为了方便时时学习,张松岩用手机或IPAD录制下老师讲课视频,容量达到几十个G,课上课下反复观看。他还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每天至少运笔1个小时。有人不解,“工作繁忙,再画画不累吗?”他淡淡一笑,“绘画是我的兴趣,每天画几笔就是最好的放松。”

国画班建立了微信群,学员们经常在群里切磋作画技艺,分享学习视频,并且上传自己的作品。他因此认识了很多朋友,彼此不论年龄、职务,只谈兴趣爱好,充实精神生活。

上完第一期课,张松岩的进步得到黄国建的肯定,他将此归功于老师。今年第二期国画班招生,他又报名,继续学习国画山水。有了之前的基础,这一次他领悟得更快,进入到树、石、山、水的有机组成上,深入琢磨皴、擦、点、染结合技法。

职工示范培训班的另一大目的就是以点带面推动各单位艺术的普及发展。北京盲校2014年就成立多个职工兴趣小组,每周二和周四下班前一小时活动。学习国画后,张松岩持“国画小教员”证书上岗,登上讲台给国画和书法小组授课,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全部传授给他们。

只问耕耘不求收获。在艺术的长廊里,张松岩不断学之、思之,不仅自己走得坚定有力,还带动着身边人,共同前行。

□本报记者 任洁 文/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