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给缺憾的生命一份无缺憾的爱”
残健选手同台比拼画技
公园讲解员较量嘴上功夫
朝阳城乡结合部环境全面升级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6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缺憾的生命一份无缺憾的爱”
——北京市温暖基金会走进残障人士康养中心侧记
 

“欢迎大家啊!”北京市朝阳区玉华残障人士康养服务中心负责人高宝凤热情地说。9月19日下午,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北京菲斯曼供热技术有限公司的爱心人士来到北京朝阳区玉华残障人士康养服务中心,为这里的残障青年送来了36袋面粉,26袋大米,12套拖把。

为照顾残障人士卖掉住房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的呀,谢谢你们为我们的残障青年献爱心!”高宝凤开心地说。

北京朝阳区玉华残障人士康养服务中心注册于2009年,如今这里有30多名残障青少年,最小的13岁,最大的36岁,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脑瘫、自闭、癫痫等病症,大部分人生活都不能自理。

高宝凤的婆婆杨玉华做残障青少年托养20年,临死陷入昏迷,仍念念不忘残障孩子们,为了让老人安心,儿子与儿媳主动接过这个重担。在刚注册经营的第二年,高宝凤和丈夫李宁就亏掉了15万元,为了让康养中心能维持下去,他们将唯一的一套住房卖掉了。

高宝凤和李宁如今共租了4栋农家院,每年光房租就要30多万元,老师有16名,每年老师的工资加上房租及各项开销共需100多万,而康养中心的收费只能抵消其中的一半,另一半需要靠政府扶持和社会爱心捐助才能勉强维持。

让残障孩子掌握一技之长

“有些孩子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但在老师的脸上,看不到一丝怨气,他们身上都散着那么一股爱的光芒,真的很了不起。”北京市温暖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李芳芳感慨地说。

记者在一个房间内看到,一些残障青年正在学着编织,在隔壁房间,则有几个残障青年在做手工香皂,在另一个房间,两个残障青年正在老师的指导下铺床、整理内务。

“这些孩子的病症都不算严重,我们就让老师教他们做一些手工活,学一技之长,以后好养活自己。”高宝凤介绍说。

随后记者又去了住宿区,看到这里不仅地拖得干干净净,宿舍也收拾得很整洁。看到有人来,有的残障青年突然大叫,有的不停在摇晃身体,有的嘴里念念有词,还有人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叫着叔叔阿姨。

“虽然他们神色异于常人,但那份纯净的热情还是让我们很感动的。”北京菲斯曼供热技术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周红说。

尽力照顾让孩子减轻病痛

“这里的孩子真的很悲惨,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有一个孩子,又聋又哑,还集脑瘫、自闭症、癫痫于一身,他的父亲去世,母亲也病危,我早已不知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命运加诸其身的痛和残忍。我们能做的,就是照顾好他们,尽量减轻他们的病痛。”高宝凤感慨地说。

“我们今天来,也很受教育,尤其高姐,这个脾气急躁却真心爱孩子和老师的女人,真的很了不起。她没说自己多爱这些孩子,可她饶有兴趣讲起孩子的趣事,眼角眉梢的爱意足以说明一切。他们给了这些缺憾的生命一份份无缺憾的爱。我们能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觉得很欣慰。”北京菲斯曼供热技术有限公司职工小李说。

□本报记者 余翠平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