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视窗
3上一版  下一版4
 
“学生补课”为何 走入“囚徒困境”?
河北邯郸暴雨 现“最帅井盖爷”
安徽“奇葩”斑马线 两头均被护栏堵截
孩子未被录取 家长倒垃圾堵校门
2岁半男娃帮父母“练摊” 食客:很萌很心酸
街头“斯巴达勇士” 被民警驱散
小偷入室盗窃被堵窗外 民警劝11小时才下来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5年8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补课”为何 走入“囚徒困境”?

图为海口某培训学校暑期班的学生正在听课。
 

不久前,教育部出台了号称“史上最严”的“补课禁令”,提出对现任教师一旦卷入“补课”,就给予严惩不贷的严厉处罚。

但是,包括教育部的官员在内的当政者也必须承认,“报班补课”、“有偿补课”仍然有禁不止、有令不行,大街小巷的补习班依然红火,学生的补习率并没有明显下降。要说有点变化,就是在任教师补课从地上转入地下,然后“补习收入”由于风险提升,教师们的报酬更加可观了。

“补课风”为何禁不止?甚至官方咬牙切齿发禁令仍然“有禁不绝”,这究竟是为什么?

首先应当问一下家长,为什么愿意忍痛把孩子送进补习班?答曰:因为别的孩子都在补习,自家孩子不补习就会在竞争中失败。

其二要问一下学生,为什么内心不情愿,还是走进补习班?答曰:因为在课堂上学得不扎实,不补习就更跟不上班。

最后要问一下教师,为什么要搞有偿补课?答曰:因为家长与孩子有需求,因为他们都要高分数。

看到最后,各位看官看到问题的症结了吗?

说一千道一万,基础教育的最后得用分数说话。如果学生分数上不去,神马“素质教育”都是浮云。

现在,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无一例外地陷入了“囚徒困境”:鼓励补课就是增负,而中国学生的负担已经够重的,真的不忍心再加负;不鼓励补课确实能减负,但学生最后还得拿考分说话,如果学生考分上不去,减负的意义又何在呢?

新近,一则四川江津高考状元签约复旦未被录取的消息再次引发了全社会对分数的关注,这位来自江津的文科状元尽管先前已得到复旦大学招生老师的书面承诺,但由于分数比复旦在当地的录取线低了0.2分,而无法投档,最终无缘复旦。区区0.2分,就酿成了这位女学霸的悲剧,这不正好说明,分数才是最有话语权的吗?!

中国的教育体制已经在“唯分数”的泥潭里苦苦挣扎了数十年,而今局面不但没有缓解,似乎还有变本加厉之势。国内的中产阶级正在加速将孩子移往国外,连普罗大众也在勒紧裤腰带将孩子送往海外就学,这一切的背后,无一不与国内日益残酷的教育竞争有关。

明知道这种游戏的本质是“囚笼规则”,却无人敢下决心去打破,我们真的甘心与“囚笼规则”一道沉沦到海底吗?

但愿从这个暑期起,能有更多人更认真地思考一下如何打破教育中的“囚徒困境”。

□周兴旺/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